临近春节,北京城的年味越来越重。
鼓楼一带的街道显得十分的拥挤,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很多百姓正兴高采烈地携带年货满载而归。
现在很多大儒都称弘治为暴君,自然不会被冠予弘治中兴或弘治盛世的名头,但很多百姓的粮袋子和钱袋子都慢慢鼓起来了一些。
那些高深的学问,那些所谓的治国大道,还有那些受人膜拜的大儒,对普通百姓确实太过于遥远。
只是京城的百姓都清晰地感受到日子正在变好,像往年一些不敢问价的年货,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年货,现在钱袋子让他们拥有了挑战的勇气。
“花椒不论斤卖,你只要给一个铜板都能散卖!”
“据说皇帝吃鱼都喜欢加花椒,俺要二十……不,三十个铜板,这能卖吗?”
“三十个铜板已经够你们一家子吃好几顿了,烤鱼的时候添加一点粉末,味道简直一绝!”
……
经过顺天府衙整治商业环境,加上大明王朝对商业的重视,而今商业是越来越繁荣。由于商贩越来越多,他们的服务态度显得十分热情,更是打破之前不散卖的传统。
在以前,花椒是达官贵人的专属品,但随着大量大明商人下南洋从事贸易,致使南洋的花椒已经被贩卖到京城。
由于弘治帝吃烤鱼的事情早已经传开,而今花椒拥有极广的平民市场,甚至成为年夜饭最常见的调料品。
虽然弘治的声名在士林是差强人意,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纯朴百姓知道哪位君王给他们带来了好日子,所以对花椒可谓是趋之若鹜。
论皇帝的带货能力,朱祐樘恐怕像是有史以来第一人了。
只是北京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似乎随时都要飘下一场大雨,那鹅毛般的雪花即将淹没整个北京城。
虽然国债的事情在官场很轰动,但跟普通百姓太过于遥远。
认购一张国债,对上层而言确实算是一个笑话般的存在,哪位六部尚书还会为钱发愁呢?只是对底层的百姓而言,即便区区十两白银,亦是遥而不可及的存在。
京城的暴雪没有来,只是时间已经来到了傍晚。
小时雍坊,何府。
始作俑者刑部尚书何乔新正在迎来送往,不论是京城的普通官员,还是进京叙职的封疆大吏,纷纷前来拜见。
一旦到了六部尚书这个级别,那是底层官员高不可攀的存在,已经算得上是大明官员仕途的天花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