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出声解释道:“黄大人问了两个问题,实则都是商队数量,第一个问题存在误区,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陛下圣裁!”
“本国公先说说第一个误区,不是所有的商队都需要去宁远城,例如通州的商队只需要去宁远交易,运回通州,这其中只有六七百里路,快则十天,慢则半个月。
到了通州后就方便了,因为通州乃是南北水陆要会之处,货物随着运河一路南下到临清、张秋,
再从两地到淮安,淮安到扬州,运河之上的码头无数,货物就从这里散出去了。
各个地区的商队只负责方圆数百上千里的路程,节省了时间和运输的消耗,加上运船运输量大,成本就下来了。”
“可、可、可即便如此,经过几次周转,卖出去的价格是宁远的两三倍,多则六七倍,百姓依旧买不起呀!”
面对黄玉廷的反问,英国公深深的叹了口气,这群人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一点就不了解商事。
“诸位大人也是这么想的吧?”
“前年陛下让诸位在龙井关打扫战场,让诸位体会将士们的不容易,现在看,还是得让你们去码头、田地间劳作一个月才行。”
“你们真以为商队运输的货物是给普通百姓的?”
“不,你们错了,那些皮毛、药材等,随便一张就是几两银子,
普通百姓有这个银子不如买点棉布来的实在,买那些滋补的人参什么的,不如买几百斤大米吃饱了合算。
所以,那些货九成九以上都是给士绅富商用的,贵一点对他们来说算的了什么?”
“就如诸位大人一样,有几个是真正的穷苦百姓家出身的?”
“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英国公淡淡的话语,让大部分人心神巨震。
“不要替百姓悲哀,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都是受益者,
商队的工坊需要百姓、百姓手工被收走、运输需要百姓、朝廷收取关税和商税、商人赚银子,
分工不同赚的自然也就不同,只要朝廷加强监管,不要让商人过分剥削百姓,绝对比没有的强太多。”
这么一说,群臣瞬间恍然大悟。
户部的官员们连连点头,眼中精光闪烁,实在是太启发他们了。
见群臣有所领悟,英国公继续道:“大明自开互市开始便定下了由朝廷专司,也就说运输等都是由朝廷负责,到了中后期后,为了缓解人力不足,便开放了部分给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