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叛变的消息,真是让张献忠伤透了心。
十几年的父子之情,居然抵不过在高欢那里的几年时光。
张献忠有些想不通,在他这里,孙可望是王,在高欢那里孙可望只是普通臣子,不过是高欢众多备胎中的一个,孙可望为何要背叛自己投靠高欢?
张献忠又气愤又伤心,整个人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这让张献忠一时间不能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现实。
孙可望投敌,对于张献忠来说,太过震惊,对于西国而言,将是巨大打击,所以张献忠并未声张。
现在西国缺粮,若是让西国军民得知孙可望背叛了西国,买粮的黄金打了水漂,西国必定爆发动乱。
扬知畏逃出河内后,没有让驿站传递消息,而是亲自奔回来,就是怕走漏风声。
这时,在政务堂内,坐着几名张献忠的心腹高官,关起门来秘密商议孙可望投乾之事。
“陛下,事已至此,臣以为应该尽快拿出一个应对方略。”徐以显打破沉默,在场的汪兆麟、杨知畏等人,也纷纷颔首。
张献忠黑着脸,精神状态并不好,显然没有从孙可望背叛的打击中缓过劲来。
“眼下还有什么方略?”张献忠内心已经比较绝望。
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明白眼下的西国,马上就要步明朝的后尘了。
就在刚才,他与几位大臣进行盘点,才发现孙可望已经把西国的府库掏空了。
现在国库就剩下不到二百万两存银,而马上发下去的军费,就要三百多万两。
此外朝廷官员的薪俸,几十万矿工和工部工匠的工钱,合起来也要七八十万两。
最关键的是,国库和各州县的存粮,都被消耗的差不多,若不是秋收后,收上来一笔粮食,现在成都已经断粮。
张献忠是经历过明末农民起义的人,知道朝廷财政破产,地方发生饥荒的后果,他决不愿意看见,西国境内的百姓起来造他的反。
徐以显沉声道:“回禀陛下,臣以为首先要加强巡视,防止乾国细作散播孙可望投敌的消息,避免各地发生动荡。其次,便是盘点存粮,尽快拿出对敌方略。最后,是战是走,陛下当有决断。”
这时汪兆麟低声道:“汉中那边传来消息,孙传庭正猛攻大散关,冯都督传回的军报中说,乾兵攻势凌厉,显然是有些支持不住了。现在朝廷这边又将要断粮,一旦粮食告急,汉中肯定守不住,就算是现在打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