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得知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人,已经发起反俄起义,随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于此同时,负责与沙俄谈判的大臣,照会沙俄代表,表示由于双方条件存在严重分歧,而沙俄方面又不愿意妥协,联盟将以战争方式,来获得联盟想要的条件。
虽说高欢算计了沙俄,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这也是制定一种国际惯例。
突如其来的消息,令沙俄代表团极为愤怒,不过他们想要给沙皇通报消息,也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高欢的军令下达,沉寂了多日的乌拉尔河前线立时就沸腾起来,步军迅速做着战前准备,炮兵阵地则掀开了油布,露出一门门的火炮。
在长达千里的战线上,高欢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分为三个集群,北路军团由袁时中率领,马步兵马共计五万人,目标自乌拉尔山脉南端直插喀山方向,切断俄军在伏尔加河上的补给线。
此时的战争,特别是几十万人的大战,特别依靠后勤补给。
当年秦赵长平之战,除了参战的军队外,还有百万人为两支军队输送粮食。
现在乾朝与沙俄作战,乾朝是依靠铁路,将粮食运输到安西,再用马匹和骆驼运动到前线,中途消耗很大。
沙俄则是依靠伏尔加河,来实现大军的运输和补给。
喀山位于伏尔加河中游,联盟如果占据这里,便能截断沙俄军队的运输线。
如果沙俄不依靠河流运输补给,那么将极大增加沙俄的负担。
因此夺取喀山,对于迫使俄军决战,是很重要的一步。
南路军团由高杰率领,也是五万人马,自乌拉尔河下游渡河,沿着里海之滨向西推进,直插向乌克兰地区,夺取东欧的大粮仓。
限制乾朝大举西征的主要问题,就是路程遥远,补给不方便,南路军拿下乌克兰地区,联盟就能够做到因粮于敌,同时也能打击沙俄的战争潜力,迫使沙皇臣服。
中路军本来是由孙传庭统帅,可是老督师年龄太大,沙俄的冬天又太冷,万一拖到冬季,老督师撑不住,那便影响整个作战计划了。
因此高欢决定亲自挂帅,统领十万兵马,自中间突破俄军防线,然后直扑萨拉托夫,寻找沙俄主力决战。
高欢希望决战地点放在伏尔加河下游,这里距离联盟近,有利于补给。
另外如果联军能够在伏尔加河下游,消灭俄军主力,那么进军莫斯科就容易多了。
这时,高欢一声令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