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终于发现了问题,那个时候夹江纸用的是纯竹料,所以韧性较差,抗水性不强,洁白度也不够。”
“于是张大千就建议在竹料中加入棉和麻,增强纸的拉力;在纸浆中配入一定比例的白矾、松香等,以增强纸的抗水性和洁白度。最后经过反复测试,新一代的夹江书画纸才面世,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周伟刚想反驳,就被人拉住了,他回头一看,是师父王岩。
王岩微微摇头,何仁说得如此笃定,肯定有所依仗,不要轻易和人家杠,容易吃亏……
俞敏已经听入神了,“何理事,后来呢?”
“后来张大千就预定了两万张夹江书画纸,他去敦煌临摹壁画的时候用的都是这种纸,从敦煌回来之后,张大千又订了一批,沿用了好几年。”
“2006年的时候,夹江书画纸还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石堰村‘张大千寓居’门口,还有何海霞题写的‘大千纸坊’门匾,里面还有一幅‘大千气象一张纸,十里画廊半壑松’的对联。”
全场安静,何仁说的事情大部分人还真不知道,尤其是年轻一代,来斗宝的那群人。
他们可能知道张大千的画怎么鉴定,但是“大千纸”,他们是真没听说过……
杜潇文见状,心里很是高兴,“小何啊,你刚才说这幅画用的是大千纸,有证据吗?”
“当然有了。”何仁微微一笑,看了一眼俞敏,“俞老,我上手了?”
俞敏自然不会拒绝,何仁让张诺打开手电筒,然后将画举了起来,“大家可以好好看看画的中间和两端……”
不用何仁提醒,很多人已经看出了端倪,满脸震惊。
在画的正中间,居然出现了“蜀笺”两个字,而在画的两端,则是出现了“大风堂造”的字样……
“这就是大千纸的特征,当时是张大千要求的,工匠在造纸的过程中,在纸帘上编出来的。”
刚才还在信誓旦旦说这是张大千真迹的人,现在都不说话了,他们感觉脸火辣辣地疼。
刚才何仁说的很清楚,“大千纸”是1939年才出现的,他们觉得何仁应该不会撒谎,这种事回去查查就知道了。
可他们也知道,《黄山文殊院云海》是1936年画的,就算不想承认也不行,何仁刚才特意问了俞敏,钤印用的都是张大千只用过一年的钤印,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最难受的是俞敏,花了三千五百万,买了一幅高仿的赝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