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初国朝与初代诸侯的盟誓,这也是除了诸侯公然叛乱和自立之外;朝廷屈指可数,可以有限介入外藩事务的理由之一。但对使臣本身就具备某种风险,因为这代表了朝廷与诸侯的潜在博弈。
在百年大征拓期间,也不是没有利欲熏心,或是利令智昏的外藩,被大唐朝廷联手其他盟约中的诸侯,彻底消除或是平定、剪封或是强行分家的例子;被卷入其中因此丧命的使臣,也有双十以上。
哪怕就在二、三十年前的夷州藩,也是发生过前代公室主在京师暴卒,留在藩邸的诸子、庶弟争夺权柄;以至闹到不可开交在领内兵戎相见。也导致朝廷派往夷州的吊唁使,不明不白的死在海上;
因此,这件前所未有的意外,也导致了朝廷的震动和藩务、宗藩院的同仇敌忾;于是在弥留之际的尧舜太后内诰推动下,两院迅速通过朝廷的提议;册立留在京师的当代公室主,在江淮发兵平定。
所以,郭崇涛倒不用太担心自身的安危;因为江淮兵马到夷州也不过两三日海程;既然能来第一次,自然也能来更多次。更何况随着如今天象之变后,朝廷与诸侯外藩博弈,也逐渐占据更多优势。
按照周师的说辞,天朝地大物博户口亿兆,产出丰饶的巨大体量;哪怕是如今异变频频,也没达到伤筋动骨,或是动摇国本的程度。反而多数外藩诸侯,应对诸夷、土蛮骚变和异类横行疲于奔命。
更要仰赖国朝人力物力的输入,乃至是保持海外通贸的支持。尤其在御史台等处,内部刊发的《妖异图鉴》和《异闻丛谈》连载;因为分析妖异和对策之故;更是成为诸侯外藩重金难求的抢手货。
当然了,按照周师的私下叮嘱;这次出使夷州归还之后。他就会按照约定,与周师自幼养在家里的妻妹定下婚约;并逐步接手膝下无子的周师,日后的人脉和故旧;也算是师生一场的功德圆满了。
抱着如此的心念,郭崇涛被引进了仪卫重重、雕梁画栋的富庭宫;一路穿过前朝的大正殿、宣文殿、退思殿;前庭附属的左右钟鼓楼和鼓吹亭、知世堂、章华台、鸣鸾阁、内仗院;就来到了后朝。
在这里专供公室当主起居的拱辰殿内,郭崇涛也见到当代的通海公;作为天下仅次于西国大夏的六大公室之一,也是显赫异常的梁公血脉,一门三家的通海系;统御东海/新洲诸侯外藩的宗藩之长。
呈现在郭崇涛面前,只有一个包裹在华丽帷帐与床褥中,苟延残喘、行将就木的枯瘦老人。哪怕用名贵熏香和药材,也不能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