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风范,确实如此。」
不与士大夫共天下?李东阳心里想着,坏了,合该不是要来一次熙宁变法吧?
当年宋神宗和群臣讨论变法事宜。宰相文彦博反对,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宋神宗问: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就是说,变了法,对百姓好啊。你们这些每天都是老百姓的士大夫为啥不高兴嘞?
于是文彦博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意思就是,我们才是帮你干活儿的!
不过从李东阳这些大儒的角度来说,擅自变法,确实会引起动荡。
「若得机,我愿向殿下进言一试。」
「若不准呢?」程敏政吃过太子一两次亏了,正如先前所言,那个人,不纳谏。
不纳谏在儒家的观念里,可是一个昏君的标志啊。
李东阳是真的带着忧愁,「若是不准……便是只有让殿下知道不行了。」
可怎么让一个太子知道自己错了?
这,他们两位心里都该有数。
其实他们两人这段对话已经是三月时的事了,
当时齐宽之桉刚刚发生,引起了内外。
大约也不止他们两位,
朝中的大臣们在齐宽死之前就有点担心自己的安危,但这种话怎么好说出口,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这种担心,就变成了担心殿下存了这种想要变法的思想。
不然为何如此坚定的杀齐宽?
而且大张旗鼓的派了这么多重臣前往各地专办此桉,要求的就是一定要把田地分到百姓的头上。
弘治皇帝那边,大概是四月初的时候第一次收到针对太子的奏疏,
奏疏言道:储宫,天下之大本也。储教,天下之首务也。自古论有道之长,必曰预教太子。今太子出阁不过一月,书读未及一本,却论道理之短长,且数次喝臣……
皇帝翻了回头看了一眼姓名:工科给事中安向伯。
微妙之处在于内阁的票拟:陛下圣裁。
这种话什么意思?
内阁的大臣都是傻子吗?
他们看不出来皇帝很宠爱太子?
当然看得出。
所以说这种奏疏,他们应该帮皇帝拟一个驳此人的话才对,那是皇帝的意思。
现在写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