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传命内阁撰写诰书,被刘阁老劝谏后放弃,那种时候殿下都没想过出银子。」
话及此处,多余的也不必说了。
皇太子是个什么人,做这些又是为了什么,一个状元出身的人不至于这点都理解不到。
王华做了一揖,「今日多谢老天官教诲,方不致误了殿下的大事。」
「都是为了殿下,且我与你那小儿尚有一分情谊,他虽然被贬黜,但我知道,殿下还是心念于他的。刚刚那些话,我是代殿下和你说,接下来一句话是我自己和你说。」
王鏊多少也是想到了王守仁,才要和他的父亲讲上这句话,「魏彬的下场你要引以为戒。殿下从来不是不敢担责之人,当年护张永,保杨廷和都能看得出来,但浙江的事,不要累及殿下。至于咱们做的事……嘿,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但求无愧于心就好。」….
王鏊是觉得王守仁犯得事,不值一提。
但王华去了浙江,如果脑子不清醒,就很容易出大问题。
到时候搞得殿下想用王守仁都不行。
王华心说:难怪这个堂堂的吏部尚书要提及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
这是拐着弯儿告诉他,此行凶险,但只要不把太子拖下水,家人就不会有事,反过来,则不一定了。
这是真正救命的话。
听得懂便听得懂,
听不懂也只能听不懂。
王华旁得不多说,正儿八经的行了一礼。
随后步伐坚定的离开了。
其实与民争利,真的是个很不好的名声,
似王鏊、王华这样正儿八经读科举出身的官员,很容易就会像刘大夏一样,理解不了这种行为。
尤其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说的山东、京畿百姓生活困苦,面有菜色不是假话。
但朱厚照也没有办法。
不把北方的危机解除,他在内部的改革又会是比较激烈的那种,一旦有什么乱子起来,那可就是更大的灾难了。
其实刘大夏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什么错事,
他还是心忧天下的,百姓过得是那样的日子,不久之前,浙江官员又纷纷反应,说宫里派了人在浙江。
宫里的人,太监嘛,
不用怎么渲染,像刘大夏这些人就会他们有比较深的恶意
。
而且人也好猜,不是陛下派得,就是太子派得。
魏彬之前就在东宫,所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