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明白因为应缴纳的盐课数量,和灶丁的数量相关。
灶丁越多,上缴盐课就越多。
所以从明初到正德这一百多年下来,自然会有一件事发生:就是灶丁的户数被隐瞒了。
层层上报的数字是六千余灶户,但实际上哪里止啊?
当初上缴盐课的时候按数字小的来,
现在大家排队领救命粮食了,难道多出来的人就让他活活饿死?
彭林坤做不出这样的事情,他是按照实际的灶户来发粮的,
如此一来,粮食消耗的自然极快。
即便没有贪墨与盘剥,大约也就吃上50日,现在撑过40日,都算是他不错了。
杨廷和确认了这一点之后就让人将彭林坤松了绑,这个像痞子一样的瘦猴躲在亭子的角落揉搓自己的胳膊,大概是勒得疼了。
而抬头望向京里来的大官,只觉得人家满脸愁绪、心思深重,脑子里怕是比他们这些粗人想得要多。
“难怪陛下要多发那么多粮食……”
原本50万石、7500万斤粮食,给5万人得吃两年。
杨廷和负着手,说道:“所以陛下常说国事艰难,有时候、有些事,旁人觉得明明可以转圜,但陛下就是不肯。便是因为大明的病症比常人所料的都更加严重。”
“介夫兄,那这差额怎么办?那些不在册的人,是赈还是不赈?”
“上差,盐司!”彭林坤大约是听到了这话,急忙跪下说:“今年朝廷整顿两淮盐场,不管是在册还是不在册,灶丁们都已断了粮。如果只赈在册之丁,那剩余的人必定会哄抢粮食!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赵慎毕竟是捕过盗贼的,对于刁民,他不会那么仁慈,所以严厉斥问道:“那么当初隐瞒灶丁的时候,怎么不想着有今日?该缴的盐课不缴,不该领的粮食要领,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彭林坤自然说不出话,他就是小角色,而且隐瞒灶丁数量也不是从他这里才开始的。
“惠兴兄(赵慎字),”杨廷和紧皱着眉头,拦了一下他,“这是陈年陋习,不是一两任盐场大使的事,怪不到他身上。不过……彭林坤,赵盐司说的话也有道理,万事万物都得讲究个理字,这里的理也总归要讲得清楚吧?”
“朝廷虽然有粮食,但是一场雨下来,不知道路上要耽搁多久,即便我们日日催运,十日之内也有可能到不了。你说不在册的灶丁会闹,那么在册的灶丁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