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百姓才总算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加上摊丁入亩,鼓励开荒,无息借贷种子、农具、耕牛等一系列仁政,让河北重新焕发了生机。
不过想要看到回报,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
说实话,河北两路能做到自给自足,不给朝廷添麻烦,韩桢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河东与西北五路,则暂时没有甚么好法子,这两地是正儿八经的土地贫瘠,在没有解决掉西夏之前,只能由国库输血。
询问一番国内民政后,一众君臣开始议事。
吏部尚书赵鼎开口道:“启禀陛下,而今西京道、河东路、西北五路以及南方众多州府职位空缺,当地官员一个月前便上奏,言政务繁忙,而官员与补官数量稀少,只得身兼数职,因此请求增添官员与补官。”
韩桢下旨道:“命各路州府按当地实缺开科取士,内阁拟旨,于下月月底开锁厅试,进奏院配合宣传。”
“臣领命!”
赵鼎、麻允迪二人躬身应道。
这时,工科院副院长余伯庄上前一步:“陛下,工科院等四座学院已建成,而今生员寥寥无几,是否该考虑招生?”
话音落下,一众朝臣神色各异。
余伯庄这就属于没眼力劲儿了,四大学院建成,生员稀少陛下不知道么?
自然知道。
之所以一直没提,明显是打算留待南北一统后,给南方士子的甜枣。
关键这事儿陛下又没法明说,一旦说了,会引得中原和北地的士子心里不痛快。
目前,齐国政治框架下,百姓晋升道路大致有三条。
其一,参军。
其二,参加补官科试。
其三,入四大学院。
学院学子毕业后,可直入各院为补官。
赵霆知道自己顶锅的时候到了,立马跳出来反驳道:“臣以为,招生之事可缓一缓。四大学院乃强国之基石,宁缺毋滥,待南北统一,再行招生也不迟。”
有些事情,皇帝不好说,需要一个臣子代自己说。
此事传出去,中原士子骂的也是赵霆,和韩桢无关。
余伯庄也并非蠢笨之人,立刻明白了,赶忙躬身道:“赵相言之有理,是下官操之过急了,还请陛下恕罪。”
“余卿心怀社稷,何罪之有。”
韩桢打了个哈哈,将此事略过。
谢鼎开口道:“陛下,南方诸州府县的伪宋官员,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