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多,竟然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推广到江宁府来?
张世祯也是十足的文人脾气,《农书注》的用笔十分简练,几段卖弄文句的介绍,根本让人看不出平江府纺棉工艺到底比江宁府先进在哪里。
狱中女囚有平江府织户出身,林缚刚才使书办长孙庚将女囚从狱中提来询问,才知道平江府不仅有脚踏纺车,还有工场作坊甚至采用一种两到三人同时协作的大纺车。
集云社没有什么人手,林缚想请林梦得派人帮忙去平江府了解情况,最好能聘请两名师傅过来,实在不行,买两件纺车实物回来找江宁的木作仿制。
林景中在旁边倒会算账,想着要是真像那名织户出身的女囚所说,一架大纺车三人协作,每天能纺二十斤纱,平摊下来,一人辛劳产出足足比江宁城郊的普通农户高出七倍。狱中五十名女囚每日纺棉纱就能有两千钱的收入,一年差不多能挣七百多银。乖乖,便是在城中开一家生意红火的大酒楼,都未必有这么好收入。
再说了,谁说只有女人能役使来纺纱的?那些男的在外面可以摆谱,不干女人活计,在这监牢之中,还能自己做选择?两百多个囚犯,要都役使来纺棉纱,每年从中摸两千两银子来是少说的。
想想集云社通过顾悟尘的关系垄断顾家茶货的行销,满打满算每年顶多能净得两千两银,谁能想到狱中藏着这么大的财源?林景中此时才明白林缚为什么之前如此重视杂学匠术,对商贾来说,钱财完全能从杂学匠术中来。
林缚心里叹息,从女囚口中得知,便是这种用来甚便的大纺车在平江府也不普及。这段时间来,林缚对周遭世界也有深刻的了解,倒是能明白其中的缘由。
大纺车在当世仍然要算相当复杂的器械,当世的匠户制度、工场主被官府盘剥的现状以及传统的小户经营习俗,都严重限制了这种复杂器械的推广。即使有能力去推广这种先进生产器械的人或者势力,又嫌这么做来钱太慢了,
林缚知道当世主流视杂学匠术为奇巧淫技加以鄙夷与后世唯生产力论加以推崇两者所形成的巨大落差在哪里。林景中、林梦得还好一些,长孙庚眼里就有许多疑惑,坐在一旁的杨释眼神都有些不屑了,林缚才不跟他们长篇大论的解释什么,他一力行之,旁人看得明白,心里自然就明白了,不然费再大的口舌,也很难去改变别人顽固的想法。
说完纺车的事情,又说菜园子、牲口棚子的事情。这天气马上就要回暖,这些事马上就要做起来,狱岛上不愁劳力,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