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到了十一艘龟船之上,使龟船成为了既可攻又可守的移动炮台。
高丽水军的战船呈箭矢阵开,向背靠耽罗港的第一分舰队合围而来,龟船也混杂其中。虽然龟船在高丽战船属于大船,但由于其采用划桨为动力,其身形隐藏在黑压压的桅杆和船帆之中并不显眼,这也是王舜臣刻意而为之。他清楚虽然已方船只数量众多,但能对流求战船构成威胁的,除了火战船和弩炮战船外,便是这些龟船了。借着桅杆森林的掩护,龟船借机逼近流求炮船,并发动突然袭击。
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王舜臣深知与流求的火力差距。白江口海战中,除了火炮之外高丽水军还缴获少量弹药。在此战前,王舜臣曾用缴获的火炮弹药和仿制的火炮弹药作过比。他沮丧地发现,流求火炮配流求弹药能打四里远,而流求火炮配仿制的弹药只能打三里。仿制的火炮配流求的弹药也能打三里,但仿制的火炮配仿制的弹药却只能勉强打到两里。
这显然是仿制弹药出了问题。只要精工细作和钢铁质量过关,火炮仿制并不难。相比之下弹药仿制更困难,除了原料质量、配比外,还对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极高,要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比如欧阳轩已让人将梯恩梯这种新炸药的生产技术送到了流求,但流求生产出来的质量却不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乏完整的工业链和完备的工业体系。
实际上此次攻打济州并非王舜臣本意,而是王室执意要为之,而王室的压力又来自于蒙古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自然不会眼看这个养马宝地失去,特别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内战,战马损耗极大,而西域养马之地又被忽都控制,急需加速战马繁殖。在王室与蒙古人的双重压力之下,王舜臣只得领了命令。他当下准备要借着船多的优势一拥而上,顶着伤亡靠近流求战船。只要能近战,他便能凭借着火战船和龟船取得胜利。
战场在耽罗港外二十里的海面展开。高丽水军凶猛突进,而流求战船不断后退。战事貌似朝着王舜臣希望方向发展,实际上却是在按照张宣的剧本在上演。流求第一分舰队先是用链球弹,将冲得最快的高丽船只桅杆打断,又在缓慢后退的过程中,用密集的霰弹打击紧追不舍的轻快船只。第一舰队的船帆都进行了改良,船速比原来快了不少,加之在这风高浪急的外海,高丽轻快船只一时半儿根本追不上。
流求船队在撤退的过程中,还遗留下了几艘小舢板。这些貌似怆惶丢下的正是爆破船,它们让紧追不舍的高丽船队遭到重大损失。一连串天崩地裂的爆炸之后,爆点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