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人不让我说这么细啊?”千七郎道。
“闭嘴吧你。”左右的人一齐瞪他道。
“闭就闭,”千七郎才不忿道:“咱再开口是小娘养的。”
一段小插曲后,盘石公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韦鸣道:“还是请韦会长讲吧。”
韦鸣理解的笑笑道:“这种就地制靛的方法,固然简单可取,但此法的局限姓在于,只适合在蓝草收获季节进行,染液不能贮藏和运输,因而山外已经发明了还原染色法,可以克服这些麻烦。”说着对那千七郎笑笑道:“我们是将洗净的叶料,倒入窖中发酵数曰,”韦鸣特意投桃报李,说得详细了些道:“然后捞出叶料,加入石灰搅匀了,打沫两次后,再使其慢慢沉淀……这叫打靛,会打出蓝色的靛液。”
“然后呢?”千七郎听得目眩神迷,马上忘了那点不愉快,连声追问起来。
“再把合格的靛液引入沉淀池内,再沉淀几曰后,放去上层的清水,便会得到浓缩的靛膏,经过水飞、干燥,便可得到最后的成品,装桶后放个一两年不成问题。”韦鸣的回答听起来十分详尽,却将最关键的两步轻描淡写的带过,既让对方感到了他们的诚意,也没有透露一点秘密。
优秀的表现让沈默不由点头,对阮弼笑道:“怪不得石公大胆放手,原来有这么优秀的接班人了。”
阮弼也欣慰的笑道:“还需要磨练,早着哩。”
经过韦鸣的耐心讲解,畲老们总算是了解了,原来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将靛蓝变成一些固体物,然后装罐运输。
“这就不怕运输时间长了,”韦鸣微笑道:“而经过这一道道提纯,最后的干靛蓝效用极高,两斤便可兑一池,所以很是值钱。”
“那……值多少钱呢?”盘石公按捺住砰砰的心跳,声音有些发颤的问道。
韦鸣看看阮弼,见他微不可察的点点头,才沉声道:“三百斤一桶的收购价格,是纹银二十两。”
畲老们登时一片哗然,有算不过账来的,晕乎乎道:“一两银子是一千钱,那二十两就是二十千……”
“是两万钱。”盘石公顿感没面子道:“连个账都算不过来。”两万钱能买多少东西?上好的白米也能买五石了,足够五口之家吃半年了!若这事儿真能成了,还愁什么吃饭问题?
但他毕竟是老江湖,很快冷静下来道:“需要种多少大青,才能提出一桶靛蓝呢?”
韦鸣的专业十分过硬,不假思索答道:“取净叶三十斤,石灰十二斤,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