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认为只有理想主义者才能跨越周期成为芯片代工领域的强者,只看重短期利益的商人也许能获得暂时的成功,但是芯片产业是一场长跑。”
不得不说张忠谋看得很准,张汝京经营下的中芯国际不仅对对手狠,对自己更狠,两千年之后的半导体市场本来就因为纳斯达克泡沫破裂而不好做,下跌周期中需求端以各种理由压价,芯片卖不出价,芯片代工同样一片惨淡。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芯还能继续往下降价,属于是要订单完全不考虑利润了。
要知道在有新芯的前提下,中芯远没有获得原时空那么大的支持,张汝京在业内赫赫有名也是看跟谁比,跟新芯财大气粗的周新与专业度拉满的胡正明这对创业组合相比,中芯在华国方面并无吸引力可言。
中芯只能靠张汝京个人的关系以及少数官方资本,张汝京都有破釜沉舟的魄力。
关建英说:“张汝京确实狠,换我在他那个位置,我肯定下不了这个决心,这样搞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啊。
其实华国市场非常大,虽然全球芯片产业处于低谷,但是华国市场是难得的亮点,不管是外贸还是内需都对芯片有着旺盛的需求。
从我们内部的统计数据来看,从金额上看华国内部生产的芯片只占总需求的百分之三,从数量上看,这个数字会更高一些,是百分之十二。
其实中芯完全不用这么拼,也是有生存空间的,和申海贝岭、华虹、华晶、宏力半导体相比,中芯的技术还是有可取之处。”
如果没有新芯科技的话,中芯的主要股东分别是来自申海的张江高科、燕大青鸟环宇和申海实业,以申海市资本为主。
现在的中芯国际主要股东同样是申海方面,但是从这几家换成了申海交大、MH区区属投资平台和一家长三角地区的国资企业。
原本的大股东张江高科以原价转手给了交大的校办企业。
胡正明说:“这是两条战略方向,你说的那种解决方案是做中低端市场,构建一支足够有规模的销售团队,把产品卖给华国本土企业。
他们对芯片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中芯主流的0.18微米和0.25微米制程的工艺完全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关建英点头:“没错,申海贝岭、宏力半导体甚至华虹NEC都是采取的这个方案。这样其实也比较稳妥,能尽快实现盈亏平衡,给投资人信心。”
实现盈亏平衡对一家芯片代工企业来说才算是走上正轨,后续不管是估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