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个人的燃料获取质量,难易程度以及占克洛维城每年煤炭占据的比例,克里斯蒂安·巴赫还进一步延伸到了城市不断扩张,工业生产规模与效率的提升,所对克洛维城市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搜集了过去五年的报纸之后,不难发现克洛维城绝大多数市民的生活质量,并未如推测的那样不断上升,而是呈平稳的下滑趋势;即便是圣徒历一百零三年的饥荒,只是被此前圣战造成的经济过热而提前引爆的‘定时炸弹’而已。”
“作为整个王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克洛维城从世界的每个角落输入成千上万吨的原材料,又向全世界输送成千上万吨的廉价家具,布料,金属工具,武器……”
“这些东西即便算上运输成本,价格也往往只有原材料产地的十分之一。”
“尽管工厂里的工人们生产了能满足全世界的商品,但他们自己却无福消受;因为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商人都明白,只要将百分之九十九的商品售往外地,再将剩下百分之一的商品按成本增价百倍,他们就能理所应当的获取惊人的利润……”
“…普通市民能够拿来满足生活所需的,只能是商人们所提供的‘廉价制品’,至于究竟有多廉价这点他们根本无法判明,因为更廉价的小商人,手工业者早就在成本落差面前破产倒闭,根本不可能与之对抗。”
“于是商人们一边不计成本的为内城区提供糖,咖啡,酒精,新鲜蔬菜和肉类,最好的面粉,一边不断减少外城区市民能够获得的食品种类,提高他们使用燃料的成本。”
“圣徒历九十五年的纺织厂工人还能在休息时间享用咖啡,而到了圣徒历一百零三年只剩下掺水啤酒,蔬菜种类只有土豆和豌豆两种……”
缓缓放下手中笔记,已经酒醒了的索菲娅·弗朗茨表情流露出一丝迷茫。
在她的印象中虽然克洛维城虽然存在贫富差距,但总体而言无论财富还是生活水准都应该是一直在提升的,每年克洛维城的产值和税收都在增长,工厂和商会数量越来越多…那么相应的底层市民的生活,也应该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才对。
但克里斯蒂安·巴赫的调查结果却表明,事实正好相反。
不仅是越来越恶劣,而且劣化的速度还在不断增加: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水平下降,紧接着糖和咖啡这种奢侈品逐渐减少,再然后是新鲜的蔬菜和肉类……
等到圣徒历一百零三年,就连最大众化的乳制品比如黄油,对市民阶层都开始变得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