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份尴尬,莫要学杨修。世间太聪明的人,容易夭寿。
不过回去之后可以偷偷让家人在金山卫买点地。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这条水道!
万一在新朝混不开,做个富家翁也不错,坐在家里收租,能吃三代人。
……
“江南地区无洪灾,却有内涝。你组织人手再修几条泄洪河道,好将雨水快速排入湖泊运河。可先从苏州府着手。”
“下官遵命。”
“好好干,本王是念旧情的。你不负我,我不负伱。”
黄文运瞬间泪奔,感动的哽咽。
这句话的分量,太重了。
待他哭完,李郁随意问道:
“你也是做过一任知府的。本王目前一直忙于军务,未曾在民治上投入太多。各县的衙门空缺颇多,说的难听点,许多事还是靠着原来的那些旧人在维持着。”
“所以你可有建议?”
黄文运一愣,开始默默思索。
“州县衙署职责,无非是3样。钱粮,刑狱,教化。王爷可将前两样交给士绅子弟。只需注意监察,定下行事规则,想必问题不大。”
李郁没有当即表态,但话里的意思很明显:
“只怕这些人还想着循清廷旧制,欲为十里诸侯。”
……
沉默了一会,李郁又问道:
“科举和不纳粮,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黄文运只能低头道:
“王爷圣明。此两样在,士绅群体就在。此两样亡,士绅群体名存实亡。历朝历代帝王都清楚,不是皇权不想下乡,而是没法下乡。”
李郁点点头,挥手示意:
“你下去吧。”
“是。”
船队在此地稍歇,补充给养。黄文运下船筹备餐食。
听到背后有人重重咳嗽了两下,他回头一看,连忙拱手:
“胡大臣,下官拜~”
“哎,不必不必。都曾是一府同僚,莫要生份。”
俩人寒暄,追忆了一会往事。
胡雪余打开了正题:
“黄大人饱读诗书,可知这《宋史》有何特殊?”
黄文运立刻就想起船舱内看到的那一幕。
略一思索,就答道:
“24史当中,《宋史》篇幅最多,字数最多。”
“还有吗?”
“元人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