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廷该做些什么?”
和珅抓住时机,低声说道:
“该反思。”
“反思什么?”
“反思为何打不过吴贼?吴贼有枪炮,我大清的官兵也有。吴贼有钱粮,我大清也有钱粮。”
见乾隆沉思,和珅继续说道:
“纵然吴贼偷师了西洋科技,枪炮更利。可每战,官军的兵力是那吴贼的数倍乃至十倍。3杆火绳枪打1杆燧发枪,3杆长矛打他1柄刺刀,又怎么会输呢?奴才实在不解。”
……
乾隆也若有所思,
缓缓起身,望着大运河沿岸的风景。
背着手说道:
“朕,可以解答你这个疑惑。”
“古人云,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可我大清立国百余年,承平日久,有很大一部分臣工已经忘了本分,文官只想捞银子,武官不敢上阵厮杀。人心不齐,兵再多又有什么用?”
乾隆本想拿“本朝入关几十万征服了一個亿”举例,
突然觉得很不吉利,遂及时住口。
和珅继续诚恳的问道:
“奴才还有个困惑,平准噶尔、破金川、征缅、平大小和卓,朝廷势如破竹,文官筹备军饷,武官前赴后继,并无皇上所说的颓败?”
“奴才僭越,奴才死罪。”
……
乾隆转过身,望着这个最为可心的奴才。
一阵欣慰,
低声说道:
“和珅,有些话朕也就和你讲讲。换个人,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朕在这个位置上坐了40余年,对治国算有些心得。大清朝太大了,要维护偌大的帝国靠的是什么?”
“兵、钱。”
“对,你说的很好。”乾隆继续说道,“我大清的经制之兵早就不堪恶战了。圣祖爷那会旗人就被汉化,上马坠马,射箭坠矢,提笼架鸟,吃喝玩乐。”
“朕从登基开始就致力于改变这个现状。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朕只能改变一部分。”
和珅摇摇头:
“奴才愚钝,不懂。”
“你听不懂很正常,大清朝三万万子民怕是没一人懂朕的苦心。”乾隆今日似颇为感慨,“朕所谓的改变一部分是,维持少量精锐军队和少量八旗贵胄。”
“比如索伦、黑龙江八旗、西北驻防八旗。朕这一生都在努力保护他们不受腐蚀,不要见识花花世界,安贫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