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加久远。
原本他预料本来三四天的时间应该就可以开始讨论论文中存在哪些问题的,结果在宿舍中他等了足足一个星期,都没有收到老教授打给他的电话。
以至于他都以为那两位导师是不是将这件事给忘了。
不过想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便就又忍下来了。
宿舍中,徐川正整理着自己的手稿,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他以为是德利涅教授打过来的,快步走了过去,结果屏幕上显示的联系人却是另外一个让他没有想到的名字。
打电话给他的,是国内北大的潘德明教授。
此前这位老教授曾在克拉福德奖的晚会上和他见过一面,两人交换过联系方式。
对于这位老教授打电话给他,徐川还是有些意外。
不过自从他将霍奇猜想的论文丢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后,国内的电话,从他的导师陈正平,到数院的周海教授,荣志专院长,日月大学的张伟平院士、甚至是樊鸿、孔中这些大学时期好友都给他打过电话。
这样看来,潘老教授给他打个电话也不算什么了。
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徐川接通电话。
“arxiv上那篇解决霍奇猜想的论文,是你写的?”
电话刚接通,那头潘老院士急促的询问生就传递了过来。
徐川点头应道:“如果没有第二个叫徐川的人同时在arxiv上上传了有关霍奇猜想的论文的话,应该就是我了。”
听到这话,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
或许是在惊叹,或许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事实上,早在几天前潘德明就知道了这事,而且第一时间将论文下载打印了出来。
但研究了好几天,对于手中的论文他仍然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可能是里面涉及到数学领域太多,也有可能是他老了。
可不管怎么说,当在电话中再度确认这个事实的时候,他依旧忍不住的惊讶和感慨。
作为上个世纪三十年出生的人,他一路走过来可以说完整的经历了国家的成立、发展和崛起。
而在数学界,他更是见过众多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数学家,也都和他们交流过,无论是国内的华罗庚、陈景润、邱成桐等人,亦或者是国外的法尔廷斯、德利涅,甚至是格罗滕迪克他都见过。
但以二十岁的年龄,就能在数学界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纵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