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很快就进行到了尾声。
聊了一会儿关于黎曼函数与数论等领域的研究后,心满意足的徐川举起了手中的玻璃杯,和法尔廷斯、威腾几人碰了下杯,将里面所剩不多的香槟送入口中。
就凭今天晚上的这一次聊天,这一次冒着些风险出访沙俄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就是完全值得的。
威腾几人的话,给他打开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对于爱因斯坦罗森桥的研究,从一开始的混沌到现在,他已经抓到了一条‘线头’了。
虽然迫不及待的想回房间继续梳理思路,不过今天的数学大会,他也是主角之一,其他学者不可能就这么放走他。
一轮一轮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纷纷上前主动和他打着招呼,交换了一些联系方式。
虽然是只抿一小口,但架不住过来和他打招呼的学者数量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最后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他都喝下去了不少的香槟。
不过好在他的酒量和身体素质都还可以,醉倒是没醉,带着一些微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中。
简单的洗了个澡,换掉了一身带着酒气的衣服,徐川擦干净头发后坐到了书桌前。
翻开了笔记本,他拾起了摆放在一旁的圆珠笔,沉思了一会写下了一行数学公式。
【ds=(1-2M/r)dt-(1-2M/r)dr-r(dθ+sinθdφ)】
这是史瓦西度规公式,时空度规的演变公式之一,也是爱因斯坦罗森桥最初的起点。
时空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
就像是一张纸一样,你将它揉吧揉吧后就皱成一团了。
而在这种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曲折褶皱’的结构就意味着大质量的天体,会‘往下’压缩时空。
简单的来说,就像是在塑料薄膜上放了一颗铁球一样。
因为重量的原因,薄膜会被铁球压的下坠,如果重量足够,薄膜可能会被压弯到接触地面。
在宇宙中也一样,比如我们熟知的黑洞,因为质量过大的原因会近乎无限的‘压缩’水面,如果它足够强大的话,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
这就是最初的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拉姆提出的“史瓦西喉”,后面爱因斯坦和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