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工程后,他的注意力和精力就从航天研究所这边撤回来了。
虽然二代航天飞机的研发工作依旧在进行,不过在已经给出了大的方向,以及有常华祥院士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航天人的主持下,这些事情并不需要他太过操心。
包括后续月面基地的修建工作,这些项目也有航天局进行引导。
星海研究院目前的航天技术虽然厉害,但毕竟只是个研究机构,没法代替国家对这些未来的发展做布局工作。
尽管他有能力去这样做就是了。
但老实说,在经历了一次载人登月和月面救援行动后,他愈发觉得在宇宙的浩瀚和伟大面前,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
如果说在数学上,他还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去破译,去解决那些世界级的未知难题。
那么在物理,在航天这些领域,当无数个复杂的难题统合成一个超级工程的时候,就远远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解决的。
这些学科,这些领域的推进,往往需要成千上万名不同的科研人员、工程师、乃至普通人一起共同的努力,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建设起来。
就如同这次星海号的载人登月工程一样,尽管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和空天发动机都是他设计的,但要将它制造出来,同样需要无数其他科研人员乃至普通工人的努力。
人力有穷尽时,也有力所不能及处。
如果他想要在自己的手中开启这个太空时代,就必须要借助更多人,甚至是更多国家的力量。
当然,如今他在华国,在学术界,在科研界,乃至在全世界的地位早已经不是一名传统的学术人员了。
尽管他从未放弃过在学术道路上的钻研和探索,但更多的,他如今已经转变成一名学术带头人。
在数学领域,无论是解决了NS方程的‘微元构造法’,还是解决了霍奇猜想的‘代数簇与群映射工具’,都已经成为了众多数学研究生,乃至数学家学习研究的对象。
在物理领域,可控核聚变技术更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聚变时代’,带领着华国,乃至全人类走向了一场全新的能源革命。
此外,还有天文物理学、材料学等领域同样有着他的声音。
时至如今,不管他是否愿意,他所面向的方向,已然成为了未来的一角。
当然,对于徐川来说,他还是愿意肩负起这份责任的。
毕竟这也是实现他梦想的必经之路。
星海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