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以州为单位的大型格局集团的形成,使得东汉在政治上的分裂越发的明显,最终,这个州牧刺史制度,成为了东汉灭亡的一个重要推手。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汉灵帝之前州牧刺史的历次更改,大多是对刺史名称的改变,并没有涉及职位性质的转化,整体上还是以监察为主,所以之前的改变对于时局的影响,是有限的。
汉灵帝升级州牧制度之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以『六条诏书』来监察郡国守相,对口的上司是御史中承。而改成了州牧之后,监察的职能大为削弱,行政统领权大大增强。
尤其是兵权。
然后州牧为了兵权,尤其是统领兵权之后的后勤物资的保障,又不得不和地方豪强联手,形成了比之前太守郡县制度还要更加顽固,更加庞大的地方割裂架构。在黄巾之乱之后,割据一方的州牧郡守通过和各地豪强地主的联合,乘机扩展势力,成为地方的实力派,最终断送了大汉王朝。
如果说陇右的羌人叛乱还是属于边境民族问题的话,那么张则便是典型的一家独大,最终导致了利欲熏心,汉中叛乱。简单来说,就是垄断,必然会追求更大更多的垄断,不管这个垄断是在什么方面上。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打破垄断。
平定张则并不算是多少的本事,但是如果说能利用张则这个事件,推广一些东西,将后世的一些理念渗透到大汉当下来,才不愧穿越了一回。
因此斐潜想要的,便是就像是后世对待菰米一样,进行人工筛选,将更稳定的食材挑选出来,而不是随机的等待菰米的成熟,亦或是期待菰米不被黑穗病所侵袭。
众人虽说也就此议论了一些,但是明显还没有达到斐潜想要的那个方向来。
如果说斐潜现在就将自己的答案跑出来,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答案么,斐潜觉得并不会被大众所认同,因为这个答案只是『斐潜的』,而不是『大汉的』。
因此议论到了后面,斐潜便是朗声说道:『天下之事,便是天下之人共议之!』
『张氏子亦举于孝廉,往昔亦不乏方正之名,何以今日至此?若是孝廉察举有失,便是失于何处?若是方正之名有误,又是误于何处?』
『天下郡县,刺史,州牧,各地令长大员,又是如何察举?何以衡方正?』
『太公望有曰,「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贼七害。」然姜公此言,仅知其然,未言所以然,亦未知当何然,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