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高呼:『为了大汉社稷,吾等当同心协力!』
然后必然有人在台下嗤然,『TMD又是在忽悠……』
有人振臂而起,『诸君!国难至此,唯有死战!』
然后也必然有人嘲笑,『别装13太过了啊,到时候看你怎么收场!』
固然很多时候,那些站起来的人,或许其意愿并非纯正,但是华夏能够跌跌撞撞走到后世没在一个又一个的危机面前倒下,依旧挺立在东方,就是因为在华夏的那些困难的时候,还是有人站起来,领头而上的。
这些站起来的人,并没有考虑他们自己能不能完成,会不会被人嘲笑,亦或是社会上的生产力是不是有这个条件,社会的经济基础能不能支撑……
他们只是觉得应该站出来。
便是在台下那些聪明人的嘲笑声中站了出来。
而那些在台下,不是嘲讽这个先行者,便是讥笑那个领头人的聪明人,也并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毕竟聪明人要考虑的很多,他们要考虑划不划算,值不值得,生产力是不是具备,民智是不是达标,一切的条件是不是都刚刚好……
为什么这些聪明人会觉得难,然后觉得那些迎难而上的人是在忽悠,是在装13,是因为这些聪明人将自己代入进去,觉得自己做不了,所以旁人一定也做不了。
代入感,很重要。
这是重点,划起来,要考的。
那么曹操有没有追求『代入感』的时候?
显然是有的。
要不然曹操也不会说期望自己抱负得舒展,治下能平顺,在他死后的墓碑上有征西将军的标识了。
那么又是什么时候曹操追求的这种代入感,开始慢慢的衰退,最终闭口不谈了呢?
或许就是曹操一次又一次的被人捅后腰子的时候,渐渐的对于周边的一切,怀疑,审视,不信任,不放心,不敢交付真情实感的时候。
接触到的现实越多,也就不敢在沉溺于虚幻了。
没错,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因为身上越来越的重负,已经没有犯错的本钱了。
曹操的属下很多,朋友很少。
曹操之前以为袁绍是朋友,结果袁绍只想着骑在曹操身后,以曹操当马子来驱使。
曹操还一度以为袁术也算是朋友,结果袁术根本就看不起曹操,还派来了刺客想要剁了曹操的命根……
后来,曹操认为许攸多少能算是一个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