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明的子民!
朱元璋看着文书上的字眼,感觉血液热了起来。顾正臣的提议,正中自己的内心。
抛开地域性,更多强调大明身份,有助于让百姓对朝廷更有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有助于让官员减少内斗,减少地域结党,避免权臣依托同乡会等操纵朝政。
最重要的是,这种主张更适合当下,尤其是一些文臣墨客还在念着元廷的好,打心里看不起布衣起家的自己,不愿意出山为大明做事。
这一份文书,关注当下,虑及深远!
朱元璋夸赞道:“顾小子虽然在句容,却仍旧想着万古基业之事,是一个可塑之才。”
朱标见朱元璋高兴,连忙进言:“儿臣认为,要想让百姓认同朝廷,将大明的子民作为一种荣耀,需要施恩于百姓,让百姓知道朝廷之好。”
朱元璋连连点头:“这是自然,百姓心中有一杆秤,知道咱大明比元廷的好,自然会认可朝廷。”
朱标感觉时机成熟,转而说:“父皇,儿臣想,既都是大明子民,当一视同仁。衣冠礼仪为一体,刑律令法为一体,税赋徭役为一体,宜地分为,不宜偏颇,过重于一地或过轻于一地。如田地贫瘠之地,不宜重税,田地肥沃之地,不宜苛税……”
“同为大明子民,理当享受大明子民共同的待遇。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税赋虽难定均平,然可以行相对公正之税,留百姓以喘息,让其知天恩浩荡。感化人心,以祈福大明昌盛……”
沐英看着言辞切切的朱标,这一刻,他在为万民请命,他在为那些卑微的,活不下去的百姓请命。
朱元璋收敛了笑意。
公平,或许不存在。
但不公平却是很明显的事,从朱标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来,他在说苏州府、松江府等重税之地!他希望自己可以给那里的百姓一个相对公平的对待,将他们作为大明的子民,而不是大明的罪人!
朱元璋看向顾正臣的文书,沉默良久,终开口问:“这是你的进谏,还是顾正臣的进谏?”
朱标跪下,将一切揽了下来:“父皇,这是儿臣的进谏。在看到顾先生的文书之后,儿臣想起苏州府的饥荒,想起地方上奏的苏州流民文书,故此恳请父皇,宽宥这些百姓,他们也是父皇的子民,是大明勤恳耕耘的子民!”
朱元璋将顾正臣的文书搁在桌案上,看着恳求的朱标,沉声道:“既然太子为百姓请命,心怀仁善,那朕不准也不合适。可你也知道朝廷税赋仰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