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民快去快回,在院子里磨石板,笑着说:“山子,你放心,阿爹肯定帮你磨得像学堂的样板,好让你在上面写字。”
孙山蹲在地上,认真地练习今天学的字,抬头说:“谢谢阿爹。”
黄氏坐在院子里,一针一线地缝补,笑着说:“山子,阿爹应该的,有什么好谢。”
孙伯民也附和着:“傻小子。”
孙山想到什么,停下练字,说:“阿爹,以后我和德哥儿可以独自上学,你不用送。也不用接我放堂,郑家村很近。”
回村的路上,孙三叔在抱怨孙伯民胆小怕事,郑氏学堂离孙家村那么近,山子丢不了,不用去接送。
要不是孙伯民坚持,孙三叔今天是不会去学堂接德哥儿的。
孙伯民认真地说:“那可不行,你又要拿书箱,又要拿饭盒,如今还多了一块石板。你可拿不动。阿爹去接送你放堂,帮你拿东西呢。”
孙伯民不放心山子一个人上下堂,不把他送进学堂,心里不安。
这么多年,山子的活动范围就在孙家村,只要超过这个范围,都是自己陪着去的。
孙山无奈地说:“阿爹,我拿得动。”
在厨房忙活的苏氏走出来,听到父子的对话,连忙说:“山子,你一个小孩子,怎么拿得了那么多东西呢。让你阿爹送你,帮你拿东西。”
要不是学堂太神圣,有点胆怯,苏氏恨不得替代孙伯民,接送孙山呢。
黄氏也在一边附和:“山子,刚上学,就让阿爹送你去,过了一段时间,习惯了,就不用送。”
孙山无奈,只好答应了。
谷雨等人听到院子里的对话,相视一眼,阿爹接送山子才正确。山子那么小,没大人领着来回,总让人不放心。
夜色渐黑,农家吃晚饭吃得早。苏氏带着四个女儿,很快端上饭菜上桌。
孙山吃的是纯米饭,家人们吃的是番薯夹米饭。
孙山扒了一口饭,对着苏氏说:“阿娘,你今天的午饭太多了,我吃不完,按照平时的份量装就好了。”
苏氏问道:“阿娘装得也不是很多,你读书费脑子,就应该吃多些。”明明装得很少,山子怎么嫌多的呢?
孙山摇了摇头说:“太多了,吃不完,德哥儿还帮我吃剩下的。”
孙山故意这样说的,如果一味说吃不完,苏氏肯定不听,但吃不完后,剩下的让人吃,苏氏就会心疼。
果然听到这话,苏氏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