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希望这个黄阳县难得的人才能金榜题名。
洪秀才继续问:“你在金陵休养的这段时间做了什么?课业没有退步吧?”
做老师的就是有老毛病,第一时间关心的还是课业,虽然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也很关心,但看到孙山好端端地站在跟前,身体自然没什么问题了。
孙山微微一笑地说:“夫子,金陵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正是学生进学的好地方。我在金陵找了一间书院读书,感觉自己的学业比之前更进步了。虽然被逼无奈滞留在金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也收获不少。”
洪秀才听到此,非常欣慰,准备要考一考孙山,随后想到自己只不过几十年前的老秀才,跟孙山这种新鲜出炉的举人是没办法比。
何况孙山前后在岳麓书院,崇正书院进学,学习更是他望尘莫及的,还是不要说考核了,也只能说是请教了。
洪秀才身板挺直,端坐着,摸了摸胡子笑着说:“不错,你一向非常好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学习,为师非常欣慰。”
孙山又给洪秀才介绍金陵的人文风景。
当然孙山讲得干巴巴,并不懂得如何绘声绘色地说出来。
还讲述自己在金陵种兰花卖兰花,强调在金陵卖兰花特别地好卖,比在广州卖还卖得贵。
洪秀才瞪大眼睛,赞许地看着孙山,乐呵呵地说:“不错,不错。按照你这么说,在金陵赚了不是吧?”
眼睛瞄向孙山,试图看出孙山赚了多少。
其实洪秀才不是传统上的文人,为人一向非常实际,要不然也不会任由洪大郎和洪二郎行商了。
洪秀才虽然不喜,但没有禁止。
而且年幼来拜师,洪秀才并没有先考核天赋,而是跟孙伯民算了一笔“科举的花费账单”。
足见洪秀才是跟孙山一样,觉得“孔方兄”不可缺。
孙山连忙摆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可说也,不可说也。”
说是不可说,但孙山和洪秀才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生关系。
孙山还是一一讲述金陵人为了喜欢的东西一掷千金,只要合乎他们的品味,钱就赚得盆满钵满。
孙山感叹地说:“金陵啊,六朝金粉,繁花锦丽,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随后一转:“当然,你学生我为人端正,金陵的诱惑哪里会诱惑到我。我在金陵除了养病就是读书,什么都没有做。”
洪秀才无语地看着孙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