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政也有想法的。
朱高煦如获至宝!虽然他自有一些想法,但一个王朝的宏伟国策,最好得有延续性;理解前代帝王的战略,对往后的治国颇有益处。
“这些东西,一定要好生保存!朕随时要看。”朱高煦转头道。
侯显鞠躬道:“是,皇爷。”
这时又有人进东暖阁了,两个抱着一叠叠奏章的宦官,还有曹福拿着薛岩的密卷也走了进来。他们向朱高煦鞠躬行礼,然后把东西都堆放在了御案上。
朱高煦在东暖阁里看了一圈,终于在那把四位大明皇帝坐过的椅子上、正身坐了下去,现在他是第五位了。
他也想要像大哥一样疯狂修车,但是想想还是老命重要,先稳一稳等揪出那个隐藏很深的黑手再说!
朱高煦坐在椅子上,面对一大堆奏章和卷宗,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并不去动御案上的东西。
沉默许久,朱高煦终于抬起头,语气干脆地开口道:“下旨,叫茹、张盛觐见。再传旨侯海安排人手,给湖广汉王府下令,命令高贤宁八百里快马到京。传旨吏部尚书蹇义,改任薛岩为刑部尚书。传旨茹,任命张盛为锦衣卫指挥使、杜二郎为北镇抚使;陈大锤为羽林左卫指挥使,王鹆钟椅乐富邮埂!/p>
宦官侯显面有惊诧之色,可能是因为朱高煦干这种大事也太随意了;不过朱高煦本身就经常打仗,下决定没那么多牵扯,都是说干就干!
侯显躬身小心翼翼地说道:“皇爷,任命尚书、侍卫亲军指挥使这等事,奴婢去口头传旨是办不成的。必得皇爷亲笔圣旨、或翰林院官员写圣旨用玺才行。”
“笔墨侍候。”朱高煦道。
朱高煦写好了圣旨,侯显告退。朱高煦便一边继续琢磨薛岩的密卷,一边等待要见的人。
先帝驾崩案,薛岩不能继续查了,他得把大理寺卿的位置腾出来给朱高煦的亲信;不过从大理寺卿到刑部尚书是升官了的,六部尚书权力极大,管的事儿也更多。
薛岩目前查实的东西、先帝中毒驾崩于东宫之事实,对朱高煦的皇位合法性没甚么影响。但朱高煦直觉谋刺先帝的真正罪魁祸首、应该与太子及东宫官员无关,真相便不能随便示人了。
等了许久,在千步廊上的茹先到了乾清宫斜廊。朱高煦叫他进来说话。
茹是个文人,却长得很魁梧,脸很大、脸上的毛孔很粗,大概有五十来岁了。茹近前行大礼时,显得很紧张。
朱高煦这才想起,这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