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月十六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后,北京的街头巷尾就多了不少上了年纪的台商身影,这些人的口音不像后世那么统一的台湾腔,而是五花八门,有四川话,有陕西话,也有河北话。
不同于港商的精明,这些台商能用阔佬来形容,在酒店住宿吃饭的时候,都会大手笔的给服务员小费,到了外面看到喜欢的东西,都是成批成批的买。
潘家园旧货市场那帮店主和摊贩们可以说是“心(高)疼(兴)”坏了,那见过价格都不还就直接买古董,还让跟着的下属用麻袋成斤成斤的装古钱币。
“陈经理,俺跟你讲,这钱,俺多的是!就看你这边的货物够不够多,能不能准时运到宝岛那边去了。”
“王先生,您放心,我们金鑫服装贸易公司在服装生产这块绝对是内地首屈一指,跟北京第一毛纺厂,天津毛纺厂都有紧密的合作,在海关出口也有认识的关系在,您的订单绝对能按时按量的送到宝岛那边去的。”
七八个人站在过道上,分成左右两帮,一个三十多岁穿着西装打扮特体的年轻人,正满脸殷勤的与对面这位五十多岁操着一口浓重河南话的台商交谈。
李燕歌和程芍君从他们身边路过的时候,也是好奇的瞥了他们这群人一眼。
进了办事处,看到钟婷婷正坐在桌边写着什么,李燕歌问了一嘴:“钟婷婷,隔壁服装公司是怎么回事?”
“好像是有个台商来找他们谈合作的,一大早就过来了,听说聊的很好,那个台商出手特阔绰,一来就是十万件。”
办事处与隔壁服装公司相隔很近,所以两边员工经常一块到楼下的餐厅吃饭,一来二去的私底下都认识了。方才隔壁公司的员工跑来借打印纸,钟婷婷随口问了句,对方就说是有个宝岛来的大老板,想要跟他们公司签订一份冬季服装的大订单。
一听到台商,李燕歌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看来前不久发布的台胞通知出炉后,来内地淘金的台商是越来越多了,也不知道滚石唱片什么时候进驻内地市场。
看来距离唱片公司大乱斗的时代越来越近了,必须得抓紧一点时间,把一下有潜力的例如崔建等人给签约下来,依靠他们打响出公司的名气才行。
李燕歌是经历过这个时期的人,他知道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是国内音乐百花齐放的时代,要想发展好时代唱片公司,就必须得提前下手,把公司的知名度打出去,赚钱发展公司的同时,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