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我们来的早了,他们备的也早了,索性早点入座吧。”
张万仙点头赞同,他们就各自寻了座位,相隔不远,安然坐下。
峰顶上依旧一片安静。
在座的人,无论是琼英这样未满二十的少女,还是卢俊义这样的老江湖,亦或是张万仙身边的五名随从,都有足够的定力静气,浅浅的尝一点水酒,赏风赏月,半点也不觉得无聊。
他们这样的作态,倒是引得旁人心里有了点躁动。
没过多久,东边的密林里弥漫起一股大雾,高托山身穿暗金甲胄,带人来到山上。
护心镜,肩铠,护腕,披风,金靴一样不缺,他仅仅是摘掉了头盔,就带着这一身盔甲,哗啦啦席地而坐,寻了一张矮桌,自斟自酌。
没过多久,山野各方都有人现身,到了千佛岭来。
两浙路的义军头领——石生,是个看起来年纪不大,但粗手粗脚,仿若地里农夫的青年人。
跟在他身后的“九尾龟”陶宗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年纪更大的农夫,手里甚至还拿着一把方头铁锹。
他们两个虽然也占了一处席位,但脸色紧绷,不肯去动桌上的东西,在这种场合里面,透露出少许局促。
广南路的武胡,是个鹰钩鼻,肤色惨白,气势却很有些豪壮,一手拎着酒坛,边喝边走。
他是和同在广南路的另一个义军头领刘大鼓,结伴而来,各自带的随从也不少,找了一片区域的席位坐定。
之后又陆续有几拨人马上山,每过来一批人,山顶原本负责准备席位的那些汉子,就会离开一批。
很快那些人就已经走了个精光,而八面荒野,依旧陆续有义军的人手赶来。
大宋境内现在的义军势力,粗略一数,就近乎三十股,其中有些人就算接到了梁山的书信,也出于种种顾虑,不曾赶来。
饶是如此,这千佛窟峰顶之上,依旧很快就聚起了一股群英荟萃,风云交际的声势。
人多了之后,安静也就保持不下去,彼此攀谈议论的声音,如同蜂群,在场地间流转着。
时间寸寸消逝,那一轮弯月还高悬在西方群山的顶端,天色却已经慢慢变得明亮了起来。
山林间多了鸟雀的叫声,又突然被一声铜锣惊扰,振翅飞开。
“太子驾到!”
敲响铜锣的人扯着嗓子,一声声喊叫,只见山下敲锣打鼓,吹号吹笙,有人骑马,有人骑虎豹,八个人抬着一顶杏黄软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