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然后询问上级该如何去处理。
而聪明的官员,会在陈述的过程中加进去一些自己的东西。
而上级看过的文书起止百十件?
一份文书有没有水平,基本上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这个时候不需要你那么聪明的自以为是,连带着处理意见也写上来,那不是你该干的事情。
口述讲完,看着还在忙着书写的司马欣,王不饿的心情果然舒服了不少。
甚至还有心情站起来去司马欣身后溜了一圈,发现司马欣才刚刚写到释放归乡,不由问道:“能记住孤后面的话吗?”
“可以的……”司马欣含泪点头。
“去,在找几个人来!”王不饿大感欣喜,终于找到了君主偷懒的秘诀了,而且还不影响效率。
很快,几个黄门侍郎便进入了议事殿。
两人一张桌子,张不衣给这些人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妥妥当当的。
继续拿起一份竹简。
嗯,这是一份来自于关中的奏疏。
说道云阳县有男为固,年四十,因怒于汉元年十月杀了壮,人证物证皆全,凶犯当即认罪,请求批准斩首。
下方有刑部的批注,证据确凿,无疑。
天下生死,皆由皇帝来决定。
郡县官府负责抓人查证,查证后将其罪状上报刑部复审,刑部看后没问题,就转交君主进行最终的批复。
所以,王不饿给官府定下的流程是,郡县审查,刑部复审,君主决定,刑部存档抄送,郡县开衙宣判,对于死囚,只有拿到了皇帝的批复以后,才能去定罪。
但是皇帝是看不到那些证据的,毕竟每一个都看,那就太多了。
所以刑部的另一个职责也是负责整理,能让皇帝看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王不饿直接将这份文书交给了一位黄门侍郎,说道:“缘怒于何?再查!”
于是,接过文书的黄门侍郎直接将这六个字写了上去,然后交给专人将其送往刑部。
流程就是这样的,文书打回刑部,刑部根据批复去针对性的补充,若是刑部也搞不明白,那就打回原地重新调查,搞清楚以后再走一遍流程。
这就是王不饿在建立汉国之后做的另一件事。
这也是充分的考虑了现代社会环境而做出的考量。
杀人者,不一定非要判死刑,王不饿心中同样有一杆秤。
法制社会是肯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