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轻声道:“朕一直觉得,天下事官府管的太多了!”
所有人都低着头,心中想法不一。
但对赵煦的这个表态,他们都是欢喜的。
官府插手的事情太多!
这是大宋立国以来,天下人公认,人尽皆知,却没有几个人敢说的事情。
没办法!
赵官家们,素来是不占便宜就等于吃亏。
而当今官家仁圣,心忧万民,惦记苍生,即位以来已经多次表态,要放松监管,要放开限制,要重视民生,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这让士大夫们欢喜鼓舞,直呼圣天子!
“所以,朕一直在想着,对将作监、内侍省的一些不必要的有司,进行剥离!”
“如东西窑场,过去雇工两千余,有十三监,太多了!”
“朕今年以来,已经将之裁撤了一千余,监官减少到了七人,却并未影响宫中用度,也并未影响国家运作,反而增加了效率!”
所有人齐齐躬身:“陛下圣明!”
这是赵煦的政绩!
也是他现在能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所在。
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的沈括,更是拜道:“臣奉旨意,督办相关事务,深为陛下之圣智而拜服!”
今年以来,对专一制造军器局而言,是一个魔幻之年。
正月之后,一道旨意,就从宫中降到了他沈括这里。
按照旨意,沈括领导下,专一制造军器局牵头,会同将作监、内侍省。
把那些宫里面,放在架子上吃灰的技术,拾掇拾掇,整理整理,选出其中可用、堪用的后,就放到专一制造军器局来了。
这些技术,千奇百怪,涉及各个方面。
有纺织的、有染色的,也有瓷器、窑场相关的……
反正都是宫里面或者专一制造军器局研发的。
好多都是中看不中用——要么太贵,成本太高,要么太复杂,流程太多。
这个时候,专一制造军器局就得想办法,将之民用化,简化、降低成本,搞出一个丐版的替代品。
然后……
闰二月后,让沈括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
汴京城的商贾们,居然在宫中的使者的带领下,带着钱找上门来了。
然后,在宫中指挥下,沈括就和这些商贾,签订了契书。
采取类似都曲院里扑买酒曲一样的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