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吕公著就上书两宫,以户部国用拮据为名,请求遣御史、大臣,分赴河南府、颍昌府、大名府、开封府。
将当地的常平仓储存的财帛,运回汴京,转入左藏,以供国用。
他的这个请求,自然得到了批准。
在两宫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常平仓的钱帛,就是国家的钱帛。
放在地方,还是存在左藏,都是一样,现在国用拮据,右相想调动地方常平仓的钱帛入京很合理。
吕公著在得到了两宫批准后,回头就将李常的奏疏,以他的名义,用了实封状的形式,送到了赵煦手中。
赵煦看完,再一打听,吕公著今天上书两宫的事情,眼睛就眯了起来。
“吕相公还是公忠体国的。”
但问题是,大宋才刚刚废了市易法。
不得不说李常的出发点是很好的。
知州、知县掌方向,推官、主薄抓经济。
这又来一个和市易务功能差不多的籴本司?
去年,堤岸司的堆垛场在贾种民的主持下扑买,得钱百万贯!
只有让财货流通起来,经济才会发展。
“天下州郡坊场……”赵煦看着李常奏疏上的内容,想着那些遍布天下的官营坊场,就慢慢的眯起眼睛来。
因为这些坊场是官产,所以,从上到下都缺乏监督。
“总得想个办法……将这些钱收回来才行。”他轻声说着。
“乞立籴本司?”赵煦翻着奏疏的抬头,嘴唇微微抿起来。
老吕家的政治觉悟,一向很好。
坊场这个东西,全部是官产!
虽然,这笔钱是商贾们承包那些堆垛场三年的费用,平均到一年也就三十几万贯。
若算上这个,那么实际上,宋用臣的堤岸司的收入,是远不如现在商贾们经营的堆垛场的。
这不就是送肉给他们吗?
甚至是很进步的经济理念。
他就有些念头不通达了。
再一個,常平仓这东西,是随便能碰的吗?
你说你不强迫,不立绩效,不赚钱,谁会信呢?
常平仓,他现在是不好碰,也碰不得。
这些东西,都是历代赵官家们,通过内臣、外戚和监当官们,在地方上精耕细作出来的。
他将人性想的太好了。
所以,赵煦知道,吕公著可能是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