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大夏国元初十八年,申元邛从福州登上海船,扬帆起航,驶向一段未知的旅程。
申元邛的父亲叫申无疆,字仲锡,是建南一个不得意的珠宝商。申家祖上姓赵,曾有一段值得夸耀的历史,诗书世家,放过几任地方官,素有清廉的名声。但是很不幸,曾祖父受朋党之争牵连,贬官归乡,一病不起,家业从此败落。到了申无疆这一辈,祖上的积蓄早已耗尽,不但荒废了学业,连糊口都成问题。叔伯们一个个秉承庭训,放不下笔杆子,只好去做幕僚或门馆,清寒不算,还受尽窝囊气。申无疆脑子灵活,为穷困所迫,干脆变姓易名,跟家族断绝关系,当上一名锱铢必较、铜臭味十足的商人。
申元邛是申无疆的长子,出生在商贾之家,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衣食无忧。老年得子,申无疆对儿子寄予厚望,一度想让申元邛读书进学,回归仕途,但儿子顽劣不驯,识了几个字就沉迷于市井杂书,根本不在经史诗文上下苦功。申无疆认清现实,终于失望了,只好把他带在身边学做生意,准备百年之后,把珠宝铺交给他打理。
申元邛一天天长大成人,生得一副好卖相,七分商贾的市侩,三分书生的清高,奇妙地融于一身,毫无唐突,令人印象深刻,主动亲近。他与一干官宦子弟往来,穿针引线,做成了几笔小买卖,申无疆渐渐改变了看法,觉得儿子弃文从商,未必不是一条捷径。
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有所不甘。
这天,申无疆在观鹤楼偶遇一个姓张的大海商,一来二去搭上了话,并席痛饮,谈得入港。张海商说自己的船停泊在福州港,可以装载六七百人和数万斤的货物,满载着真丝、织锦、陶器和瓷器,销往海外诸国,然后在当地购得犀角、象牙、珊瑚、玛瑙、珍珠、水晶、檀香、沉香、香料、樟脑、丁香、豆蔻等贵重之物,运回大夏国分销,一来一回,获利超过十倍。
申无疆闻言怦然心动,将那大海商请到家里做客,席间细细询问,颇为艳羡,言语中有意让儿子跟着跑一趟海船,赚些辛苦钱。张海商与他一见如故,慨然答应下来,说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有好几年不出海了,眼下在海船上做主的是他的儿子张乘运,禀性爽慨,他愿意修书一封,让申元邛置些轻软货物去往福州,搭他的船到海外游历一番,即使不能获十分的利,年轻人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申无疆听了正中下怀,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管生活比本家的叔伯要宽裕,他还是不愿意儿子像他一样碌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