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势如破竹,连续摧毁了乌古论元忠设下的四道防线,一路势如破竹地杀到了辽阳城下。
辽阳城下,依托着城墙,是辽阳兵在城外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
完颜雍并没有选择直接退兵固守城池,那样的话他的损失当然更小,但也会更加被动。
他做这场苦肉计,本就是为了示弱于敌,以便让叛军在这一战之后,能够放松对他的警惕,放心大胆地去肆虐辽东,阻击完颜亮的北上大军。
而他也可以趁此机会,一边名正言顺地扩充军队,一面静观时局变化,再思对策,可谓是进退自如。
让完颜亮派来监视他的钦差赵一甲去控制鸭绿江畔的九连城,不仅可以把皇帝派在自己身边的耳目名正言顺地调开,还能由此更加证明他忠于皇帝。
只要赵一甲在辽阳,很多事他都做不了的,因为根本瞒不了人。
而赵一甲去了九连城,在他没有竖起反旗之前,赵一甲就是他控制九连城,将辽东东南区域连成一片的得力工具。
如果时机成熟,可以亮明立场了,他派在赵一甲身边的副将龚正龙,随时可以杀赵一甲,接管这支边军武装。
可以说,这是他和叛军之间,一场没有谈过合作的默契合作。
因此,把防线放在城外,才不会让叛军对他形成围城之势。
由此,他就可以辽阳和外界继续保持密切联系。
他需要的不是守住辽阳城,而是利用叛军吸引各方目光,使他能够猥琐发育。
叛军一路追杀,待杀到辽阳城下时,虽然士气高昂,也已精疲力尽了。
完颜大睿便命人在辽阳城南十五里处安营扎寨。
古代攻城的一方安营扎寨,其实并没有一定要隔多少里的要求。
距离远近,完全依据战局和地形,由主帅自行决定。
如果攻城一方占据了绝对优势,根本不怕敌军出城偷袭,那么你就是在离城二里处安营扎寨,那也未尝不可。
如果敌军具备较强的反击能力,那么为了预防夜袭,一般就要隔开十五里以上再安营扎寨了。
这是给自己一方留出足够的应变时间。
营寨外有提前挖好的陷马坑、摆好的鹿砦和拒马,再加上安排在城下的斥候,十五里的距离足以应变了。
基本上杜绝了被袭营的可能。
但是如果在三十里开外有一处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谨慎些的将领选择在此处扎营,那也无可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