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就没过来。
3月中旬远安的天气还谈不上暖和。
但人既然都来了,该进行的东西,还是要逐一进行的。
上午,一群老前辈指出了一些不足和瑕疵,下午工程队就抓紧时间改造。
都是表面的活,处理起来最多也就一两天就行。
但也不是说处理完了就不管了,老头那边也在和远安县的领导们在谈。
甚至在和青龙村的村民在谈。
拍完戏,这些建筑到底还原还是不还原。
青龙村的建筑还原比较简单,因为当地风貌稍显落后的缘故,剧组对于整个村子的改造全都放到了外景上面。一些适应时代的标语,老旧的外立面翻新度并不高。
要是还原的话,直接粉刷就可以了。
除了两家盖起了二层小楼的人家,剧组要重新给人家的外立面瓷砖贴一下外,其他的不废什么功夫。
而远安县的难点在于,不管是剧组改造成学校的1023厂区,还是这一整条街道,甚至包括一些取景地都已经在县委的批准下,进行了适当的还原。
这里不得不称赞一下这些老服化道的各位前辈的艺德,他们在改造外立面的时候,都是采用了挂网技术,到时候一些墙皮要扒掉的时候,直接连挂网一起拆,而且贴合建筑的那一层基本也都是采用天然的材料,有的甚至是黄泥拌稻草加挂网,先给墙体弄一层保护层……
这技术就是这些老前辈教的,青龙村和远安县有不少地方都这么来。
可是真的给一些年轻的服化道具师们长见识了。
而老头现在和县里谈的是在电影结束后,青龙村和远安县布景要不要拆。
远安县希望借助老头的名头,以及许鑫这个添头,把这座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在近代又有着重要战略位置的城市,打造成一片旅游区。
远安早些年已经开始做山楂产业园了。
通过旅游,带动县城的经济发展。
所以对于《山楂树》选景在这,他们是非常支持的。
但是,因为远安的特殊性,这些老厂的地皮哪怕是荒废了,也都是国有资源。
剧组给改造了之后,照理来讲是一定要还原的。
当然了,也有剧组或者某些导演对这些事情并不在乎。
习惯了人上人的日子,所谓的风景也好,景区、自然保护区也罢,都是他们镜头下的背景而已。
选地,搭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