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才五十万?
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特效制作需要的是什么?
无非就两点。
一是特效师,二是设备。
其中设备是死的,可能一次性投资,至少在两年到三年内,只要它损坏,稳定运行,每年最多就是花一些软件付费,以及电费而已。
而特效师……就正常给工资不就完事了?
这种制作成本,怎么看,那百分之5的利润都像是在逗傻子玩一样。
根本不可能。
一个行业要是没有百分之10到20的利润,那就坐等赔钱就好了。
百分之5?
狗都不做。
但实际上许鑫的话还真没有半分掺假。
就比如说《烈日灼心》的特效部分。
他这片子里就最后那场警匪追逐戏,用到了绿幕,来拍摄出来高空追逐戏。
要是实拍的话,那等于把脑袋别在了裤腰上。
谁都不是程龙,怎么可能给你这么玩命?
而这部戏里,需要用到特效的镜头,许鑫在交给剪辑之前,还算了一下。
一共是1分17秒。
而这段1分17秒的戏,先不说好莱坞的制作费用。就按照国内的特效制作来算,他的心理价位是在30万到50万之间。
毕竟这段戏只需要模拟出来高楼大厦,以及段毅宏被辛小丰拉着的时候,楼下的车水马龙而已。
其实还是很简单的。
只是区区一个背景而已。
而到制作阶段,虽然许鑫不管这件事,但薛勇、李海平他们会先进行项目的招标。
把这个项目发出去后,自然而然就会有特效公司过来投标。
就跟做工程一样。在不考虑关系、人情这些因素,把标书拿到了手里后,那就先看公司资质。
哪个公司价格便宜,哪个公司资历雄厚,那就直接入选。
入选之后……面谈呗。
如果没有“回扣”这种说法,那导演觉得50万的价格合理,我为导演省钱,45万你能不能做?
不能做,那就下一家呗。
你瞧。
这就是特效公司的市场流程。
它并非是按秒、按帧数来收费,而是项目打包。
《烈日灼心》项目,1分17秒。50万,整体打包给你。
而如果是那种诸如《画皮》、《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