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达笑什么?”
“恩师曾经太学授课时,曾向我们提出过察举制外,两种选官制度,你可还记得?”司马懿问道。
杨修眼珠子一转,当即回道:“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
“对!”司马懿语气笃定,“遏制氏族的发展,避免步汉之后尘,仅仅靠三互法定然不够,首当其冲的是从选官上进行改革,太子再厉害,他也是一个人,他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到各行各业,去污存清,去伪存真,挑选出最合适的人才与你、我一道帮助太子,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汉之弊病,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嘶…
杨修的眉毛愈发的凝起。
他沉吟了片刻,反问道。“我记得恩师讲授起这九品中正制时提及过,此项选官制度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可事实上却是对氏族的一次妥协。”
“没错!”司马懿补充道,“恩师提出,九品中正制的核心在于‘中正官’,其作为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其定品难免不依据家世、行状!这依旧是在氏族中选拔,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依旧难以竞选!所谓‘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早晚会变成一纸空谈,所以…”
聊到这儿,杨修已经完全明白司马懿的意思。
“仲达想说的其实是恩师看好的那‘科举制’吧?”
杨修提起了十二分精神。“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这才能真正意义做到‘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这也给了大量出身不佳者一定的机会!”
曾几何时,杨修与司马懿在太学学业时,陆羽在台上讲授科举制…
他们俩哪里会想到…
会有这么一天,他俩竟会将那超前的“选官制度”付诸于实践,这太疯狂了,这太疯狂了!
“只是…”
“仲达有话不妨直说!”
“废除察举制,推行科举制,这是动摇了世家大族的根基,怕不会那么容易…推行者也势必会成为众失之的!”
“哈哈哈哈!”杨修怅然的大笑,“自古变法就有牺牲,商鞅变法,商鞅被车裂…却让秦国富国强兵!若是不需要流血,那要你、我何用?”
“德祖…”
司马懿轻呼出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