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凡是开放钱禁的,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劣币,人们为了获取最大价值,缩减铜币的含铜量,比如加入廉价的铅锡,再比如缩小尺寸。这是常识,石敬瑭不会不知道。事实证明,后晋的老百姓也是的确如此。
那么石敬瑭为何还要执意开放呢?
如果从金融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历史问题,那就迎刃而解了。简单说,控制汇率,剪羊毛。
契丹的经济入侵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石敬瑭深知其害,却无能为力。于是,只能以金融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
主动制造“劣币”,实际就是主动让货币贬值。举个例子,原先的一枚铜钱重5克,含铜5克,如今,我掺入铅锡、缩小尺寸,铸造一枚3克重的铜钱,含铜2.5克(为方便叙述,数字仅做理解,不具科学研究价值),也就是说,我把原来的一枚钱变成了两枚钱,这样一来,我手里的财富直接翻倍。
用现在的理念来理解的话,就是后晋政府的中央银行执行了“量化宽松”政策,简单说,就是打开印钞机,疯狂印钞票。
石敬瑭用这笔凭空“印”出来的钱,缴纳契丹的“保护费”,大量采购契丹的商品。对于后晋来说,这是一次“全场半价”大促销。而契丹人还蒙在鼓里。
而当经过一段时间的流通之后,市场会进行自动调节,价格会随之波动,直观的体现就是商品的普遍涨价。商品价格上涨,工资上涨……逐渐地,价格就会无限趋近实际供需关系,比如上述的例子,久而久之,人们的工资会翻倍,而所有的商品也会翻一倍,换句话说,央行的“量化宽松”,印钞票的方法,是自欺欺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就像有人会发出这种疑问,为什么国家不打开印钞机,24小时不停地印钱呢?印的越多,老百姓不久越富裕吗?
当然可以呀,津巴布韦、德国都曾这么玩儿过。
石敬瑭表面上是开放了民间的“钱禁”,实际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给契丹人来了一招货币贬值。后晋的货币贬值了,但给契丹人,是按照贬值之前的给,让货币在契丹人手中慢慢蒸发。
如上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慢慢受到货币超发的冲击。所以,石敬瑭在短短半年后,突然叫停。
钱,还没来得及回流,就被石敬瑭堵在了契丹,烂在了契丹人的手里。货币贬值的红利让后晋人民吃到,而随之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副作用,则让契丹人独吞。
曾记得灯塔国曾经蛮不讲理而又气急败坏地指责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