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黄金比白银要轻很多,这样能节省运力(金者贵而且轻,便于人力)。
干嘛要方便运输?当时的人们私下都说,这是皇帝要迁到北国的预兆(识者以为北迁之兆也)。走的时候方便。
《宋史》记载,“少帝奢侈,常以银易金,广其器皿……”
后来,李崧判三司,取来账本一查,不禁大吃一惊,实际库存竟然比账面上少了一千多锭黄金!谁这么大胆子,敢在国库上做假账、花账?
李崧立刻找来原负责人刘涛,责问他黄金哪儿去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窟窿,国库的钱一分一文都不能有偏差,他难道不懂吗?
刘涛也很委屈,此时的刘涛就好比后唐初期的孔谦,而石重贵则是李存勖。挪用公款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石重贵,我一个小小的判度支、仓管员,我敢拦着吗?我敢给他下账吗?这是我这个钱袋子与石重贵的默契。
这些话也不能明说,指控皇上盗用国库?刘涛没这个胆量。于是只能暗示李崧,“哎呀,某些开销不及时入账,以备不时之需,都是常有的事。”
李崧大怒,当即告到有司部门,弹劾刘涛监守自盗。
刘涛委屈冤枉,于是私下找到宰相桑维翰,诉说自己的难言之隐。“相爷,李崧不懂,您还不清楚吗?那钱是我拿的吗?还不都是那……那位拿的嘛,这事儿能公开审理查办嘛!”
李崧原属李从珂文官集团,而桑维翰是百分百纯河东嫡系。所以说,虽然石敬瑭、石重贵对李崧、桑维翰等文官都很敬重,但只有桑维翰是“自己人”,是石家父子的亲信嫡系,也就因此了解更多的内情。
桑维翰很明白事情的真相。于是,在这桩挪用巨额公款的惊天大案中,“主犯”刘涛仅仅被判“罚俸一月”而已,案件的审理、判决都尤为低调,甚至于不见诸《晋书》,而是见于《宋史》,因为刘涛的仕途一直延续到了北宋初年。
刘涛的另一件事也值得一提:后唐李从珂时期,刘涛担任起居舍人,他无意中读到一篇文章,是一个落第的考生所写。刘涛看罢,拍案叫绝,断言此人的才华足以在日后胜任宰相,于是便在第二年的科举考试中照顾了这位考生,使他进士及第,顺利步入政坛。
这位幸运的考生,名叫薛居正。北宋宰相,《旧五代史》的监修。死后荣获配飨宋太宗庙庭的殊荣;到宋理宗时期,效法大唐的“绘像凌烟阁”,亦评选出二十四位已故功勋,绘像昭勋阁,薛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发现薛居正这匹千里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