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石敬瑭初期的范延光叛乱,杜重威就从一个小小的禁军将领,火箭飞升,成为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出将入相、统领禁军。
后来,镇州安重荣叛乱,石敬瑭又安排杜重威刷资历,以功授其镇州成德军节度使。
杜重威打起仗来也许没什么本事,但在欺压百姓方面,不仅能力超群,而且丧心病狂。
赴任镇州后,杜重威首先把安重荣的全部财产据为己有,这笔钱本应算作战利品依法上缴到国库的,杜重威不仅把这笔钱私吞,还把镇州的国库也全部私吞。
这波操作引发了极大的朝议,大臣们纷纷弹劾杜重威贪污公款的违法行为。石敬瑭却睁一眼、闭一眼,直接置之不理。
在吃掉安重荣的私人财产、镇州的国家公款之后,杜重威又把贪婪的双手伸进了镇州百姓的裤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即便是遭遇重大灾情,也毫不手软。按照杜重威的逻辑,闹灾之后,人民群众更应该加倍缴税,以帮助官府赈灾。
天福八年(943),石重贵刚刚登基,前半年旱灾,后半年涝灾,蝗灾更是遍布全国、经久不衰,百姓纷纷流亡,甚至有些县令都被迫流亡。石重贵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和供养军队,下令强征百姓粮食,结果造成了数十万人饿死。
其实在当时的命令中,所谓的“全国征粮名单”中,并不包括镇州和定州。因为这里是这轮灾情的重灾区,本身就是需要救济的对象,所以石重贵特别恩赦,免除两镇的征粮任务。
石重贵毕竟是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对百姓的盘剥是有科学的考量的,要求是细水长流,可持续性剥削。在强征百姓钱粮的时候,不是全国一刀切,而是根据地区的实际差异,进行不同的额度摊派。
比如这次,就特别免除了镇州成德军、定州义武军的任务;即便是榜上有名的征剿对象,也有相对合理的数额限定。
就在悲惨的镇州人民刚刚松下一口气,想喊一声皇上圣明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官杜重威大老爷爱国情操爆表,愤然上疏,表示全国一盘棋嘛,国家有难,八方支援,凭什么我们镇州不能伸出援手?杜重威强烈要求石重贵要一视同仁,坚决要求镇州也要与其他地方一样,向百姓征粮。
杜重威在其幕僚王绪的帮助下,镇州征粮队以极高的效率加班加点地忘我工作着,很快就搜刮来一百万斛粮食。然而朝廷的指标仅仅是三十万斛。
于是,杜重威把三十万斛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