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怠慢,赶紧“升阶抚劳”,赐御酒,金银财宝赏赐无数。次日,刘承祐召开中央会议,商讨赏赐郭威的问题,初步达成意见,认为该给他一个节度使。随后,朝廷向郭威透露了风声,看看他的意见,如果不满意可以再加价嘛,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如众人所料,郭威一口回绝,拒绝了朝廷的赏赐,并且高风亮节,表示自己为国平叛、报效皇上,不求任何回报……
真的是“任何回报”吗?当然不,郭威的要价很高。
郭威说:“我自接到平叛的任务以来,打了整整一年多,才勉强攻克一个城池,有什么脸面还求赏赐?皇上不怪罪我无能,已经是非常宽容体恤了。再说,平定叛乱,难道是我一个人平定的?我率领大军驻扎在外,京师的治安维持、粮草的供应、转运等等工作,还不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怎敢把功劳独自霸占?”
冠冕堂皇,无可辩驳。
于是,朝廷重新商议,拟定了一份人员名单,几乎所有的地方节度使都榜上有名。
然而郭威还是不满意,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这句话:我提几个人,你们给安排上。
朝廷:好嘞,早这么说多好,费这么大劲。
郭威于是呈上了一份写有73人的名单,全是他的嫡系部下。
最后,在郭威的一番敲诈勒索下,后汉朝廷最终拟定了一份惊世骇俗的赏赐名单,几乎囊括的所有人:
宰相三人:窦贞固、苏逢吉、苏禹珪
枢密使两人:杨邠、郭威
宣徽使两人:王峻、吴虔裕
三司使一人:王章
侍卫使一人:史弘肇
在中央是这九人,他们分别掌握着行政权、兵权、财权,控制着文官集团、皇宫内外事务、禁军集团。他们的赏赐数额与郭威完全一样。
除此之外,受嘉奖的地方藩镇更是无计其数,如魏州高行周、襄州安审琦、兖州符彦卿、灵州冯晖、夏州李彝殷等;
皇亲国戚们也要见者有份,如许州刘信、郓州慕容彦超、青州刘铢、河东刘崇、徐州刘赟、陕州李洪信、澶州李洪义……
甚至包括吴越钱弘俶、南楚马希广、荆南高保融。总之一句话,全国有赏。
当时就有人指出,这是郭威借花献佛,花朝廷的钱,赚自己的人情。而且如此一来,就类似于“子贡赎人”,是一种道德绑架,从今往后,但凡有立功之人,如果不像这样进行全国封赏,朝廷就会被骂成昏君佞臣,而如果进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