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蓝当局在二战前夕的军事实力并不薄弱。
其陆军部队装备近5000门火炮,九百余辆坦克,近一千架飞机。
1920年开始,博蓝当局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扫盲行动,在乡镇设立小学,中学,到一九三几年,扫盲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几。
受一战的影响,博蓝各部队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
至二战爆发前期,博蓝陆军总兵力约一百七十万人,下辖36个步兵师,13个骑兵旅,3个机械化旅和4个山地旅。
相比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部队,博蓝骑兵的比例并不高。
叶安然坐在托马斯、马克雷夫二人的中间。
和博蓝这样的国家做生意,叶安然信心十足。
当大不列颠的军事家还在考虑要不要用坦克代替骑兵的时候,博蓝已经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机械化部队。
尽管。
在德意志的钢铁洪流面前没有扛过一个月。
不过。
似柏林当局那种变态的对手,有人一生也遇不见一个。
谁能想到?
一个落榜艺术生,后来能横扫欧亚大陆呢?
博蓝当局装备的近千余架战机,全部都是双翼机。
和先进的应龙战斗机对比,马克雷夫他自己都觉得紧张,惶恐。
一个远离欧亚板块的东亚国家,传说中落后,不堪,人力拉火车头的国家,如今装备的战斗机,都比他们西方国家列装的战斗机先进十倍,百倍,那么西方国家换装飞机的时代还远吗?
托马斯、马克雷夫心里都清楚。
柏林看似发展,研究的全部是民用的客机,拖拉机,教练机等等。
事实上,那些所谓的客机,高级教练机,随时都能变成战斗机,只需要进入工厂,走两道工序,那些客机会秒变轰炸机,高级教练机秒变战斗机,侦察机。
和这样的邻国做朋友,博蓝当局从上到下,全都小心翼翼的。
生怕哪里得罪了朋友的。
哪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托马斯看着面前几十架应龙战斗机,和轰-1轰炸机,血脉喷张,心潮澎湃。
“叶长官。”
“先随我到防务部喝杯咖啡?我向上级汇报。”
买个十架八架的,托马斯能做得了主。
可是买一百架送五辆坦克啊!
虽说没有见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