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太少到最后无法传承却绝对是最大的原因。
“朕在九江建造了九江书院,教导儒法典籍,还会在秦都建立同样的书院,以扩大学习儒法的弟子人数,内阁可以代朕问一下诸子百家,愿不愿意在秦都建立书院,将自家的传承扩散开来!”
“将来大秦需要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只靠他们自己慢慢传承,朕甚至担心,过些年诸子百家在大秦就只剩下一个名字了!”
“如果他们愿意,建书院的钱朕来出!”
殿中所有大臣同时抬头看向上方,有一些人脸上已经明显带出喜色。
扩大诸子百家的传承,如今在大秦朝堂文官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法自然不愿,不过现在皇帝已经说了出来,却也不是他们能够拒绝的,也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息这些人的好运气。
对于赵文来说,大秦所有书院以后的基础知识就学习儒法典籍,但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可以扩散自己的知识面了。
诸子百家这么多年传承下来,
肯定有可取之处。
比如墨家,将其中一些偏激的思想取掉,自己带回来的物理和化学之类的知识,甚至还有自然科学知识,完全能够由墨家来学习。
至于道家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后面变成了道门,让老子和庄子从思想家变成了宗教人物,但赵文也不会忘记,黄老之学治国,可是同样辉煌过。
做为一门学说,这些宝贵的知识都是无价的瑰宝,绝不应该在自己手中没落下去!
自到九江之后,他就在想办法增加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数量,一直到现在,进入朝中数量最大的一批居然是他从大明时期带来的书生。
做为一个现代人,赵文自然想过让内阁编制一个计划,然后依照计划来有条不紊的推行。
可现实却是他穿过来快一年了,依然还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口,更不知道有多少田地,甚至他连到底有多少官员,这些官员都是多大年纪都一无所知。
一脸澹然的轻步向着皇宫之外走去,今日这一次朝会,不但压了所有的军功贵族,就连许多文官恐怕都会对自己有意见。
儒法两家好不容易才将许多人压制下去,但自己建立书院之事,等于是让这些人这些年做了白功。
不过赵文就是想要告诉这个时代所有的文武,如果他们不能教导出足够的人才来让自己选择,uu看书 自己就会用自己的办法来培养。
而在各地少府农庄之外,一大车雪白的食盐与南瓜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