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你这心态可不对!”元清微摇了摇头,随意道:“我是我,无名是无名,哪怕我们有些类似,你也不应该将其感情转移到我身上……”
元清微话说到一般,看向独指禅师,诧异道:“你要得证有余依涅槃了?”
所谓涅槃,乃是佛门修行的一种特殊术语,指代的是修行过程当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可以分为分有染污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以及无上大涅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五种涅槃的关系,在独指禅师的修行方法当中,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
在经过这段时间的阅读佛经,元清微也是大概知道了独指禅师修行功法,说白了就死《华严经》大乘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
这种修行方法,同样充满了蜀山特有的性质,独指禅师修行的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的核心理念,也是炼。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说白了就死以自身愿力,配合信仰引渡佛光入体,然后将自身本性之光不断纯化,方便进入下一境界十住。
十往者,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简单来讲,就是将佛光进一步炼化,转化成自身的法力,以便于做好十行的准备。
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已得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这个境界说白了,就是可以拥有神通了,能够在度化自身的同时,影响周围的人,并且为十回向做好准备。
十回向者,则是大悲之心,救度众生。从这里开始,大乘小乘的差距就非常明显,同时这个境界差距非常大,类似于蜀山散仙,从法师境到天师境,都属于这个境界。
这个境界开始,不仅针对自身愿力和本性性光,也是开始对众生愿力进行深入研究炼化,具体变化,元清微受限自身力量,也无法以元始大道将其烟花圆满。
通过无法演化第十回向——法界无量回向,元清微大概知道这个境界的佛门修士修为之高,还要胜过此时的他不少。
紧接着的十地,就是属于菩萨位格了。
根据元清微推测,哪怕是初地菩萨,也等同于天仙境界,而有余依涅槃这是属于第四十一阶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