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这几人当中户部和工部尚书均是寒门出身.这二人被看的有些许不自在.
王子义又继续道:“臣之小女儿还说.当今圣上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明君.”
王子义说这话有拍马屁之嫌.六部尚书在心里都暗暗的撇了撇嘴.
但是这不妨碍人家永盛帝喜欢听啊.
但仍故做淡定的问道:“哦.宝妹怎么会这么说.”
“宝妹说.当今圣上是历朝历代帝王当中.唯一一个肯正视自己的不足、广听言论、明辨是非的帝王.虽然未必保证后不见來者.但却肯定是前不见古人的第一人.试问.别说是一个帝王.就是个普通人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陛下今天召集微臣几人到这里.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听一下我们几人对此次殿试有什么好的想法.殿试如果改革成功的话.这将是一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事.陛下如果真的能打破原有殿试的陈规.做到因人取材、因能力取官的话.那无疑就是做了一件从无到有.要被永记史册、千古流传下去的大事.”王子义最后又强调道:“明君沒有几人是墨守成规的.”
说白了.要想做明君.还得做几件大事可以让史官去记载.
永盛帝一直是一个不被外界看好的帝王.相比本朝前几代帝王.他文治武功都不占优.唯独有一点.他肯听劝.也不糊涂.懂得明辨是非.这正是王姒宝十分看好他的原因所在.
其余那些功成名就的帝王.无不是踩着别人的政绩、踏着众多将士的尸身、甚至是饮着至亲血脉的鲜血以成就自己的宏伟霸业.
历史功绩自有后人评说.
那些所谓的明君往往有很多被后人诟病的地方.也往往会让后人在他们明君称号的后面打上问号.
王子义最后几句话说的永盛帝热血沸腾.
他也是在听了王姒宝的话后觉得她说的还是有些道理.故而为之.当时并沒有考虑过永记史册的问題.现在看來.机会就这么轻易的摆在了自己的面前.他如果不抓住.似乎都对不起宝妹对自己的超高评价.
沒想到自己在宝妹眼中才是真正的明君啊.想想永盛帝心里都高兴的不得了.
明君.明君是会流芳百世的.作为一个帝王.还有什么比这个评价更高.
就因为这句话.永盛帝在今后的帝王之路上更加的谨言慎行.并时常用“明君”二字鞭策自己.
同样也是因为这句话.让满朝文武大臣重新对永盛帝做了一番评价.并且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