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能够成为明君座下之臣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更是因为这句话.在史书记载中给后人提了个醒:一个帝王本身可以不优秀.但是他肯听的进去谏言.不昏庸无道.懂得明辨是非.这就是一个好帝王.这就是一个明君.
尤其是永盛帝后期的生活上虽然同其他帝王一样光鲜、奢侈.但是他却很少花国库中的钱.这竟然成了后世一个难解的迷.
王子义也因为提出了科举制度的改革.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贤臣、能吏.
之后在韶国也出现了类似的科举制度改革.而且.制度制定的更完善.改革实施的更彻底.二者因为年代相近.让后世之人实在是弄不清这种改革究竟更早开始于雍国还是韶国.
后世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段历史.无不发现这一改革中都与一个女子有关..就是《王子义谏言篇》中记载的臣之小女儿.
“好.众位爱卿.咱们现在就讨论一下.你们手中有什么样的问題需要解决.有什么样意见不统一的地方需要辩一辩.再有什么样的工程是需要建的、以及如何处理天灾、还有什么疑难案件无法结案等等.从中挑选一些作为明天的殿试试題.”永盛帝现在是满腔热血.恨不得立刻就能将这次改革试验成功.
难道殿试试題真的就这样就改了.这也太草率了一点吧.
几位大臣还想要各抒己见來着.但看到永盛帝跃跃欲试的表情后.他们知道现在即使反对.不但无效不说.弄不好还会给自己招來祸事.于是.都乖乖的想着待会儿永盛帝提问自己时.自己可以想到出什么样的难題.难倒这届生员.
想想能将这届生员给为难的抓耳挠腮.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于是众位大臣从刚刚的被打击当中.满血复活了.
翌日一早.专为殿试准备的琼林殿中.永盛帝高坐在龙椅之上.一宿未睡的他并沒有因为休息不好而精神萎靡不振.相反.众人还能看到他一副神情激动和相当愉悦的表情來.
朝中的一众大臣今日免早朝.都聚集在这里共同见证殿试的盛举.
德寿对外宣道:“请众贡士入内.”
本届有生员共有两百人榜上有名.在沒有参加完殿试获得最后的排名前.均统称为贡士.
他们从凌晨起就已经早早的在宫门外等候.黎明时分到琼林殿后的丹陛下继续排队等候.可以领取宫饼一包充饥.当然.为了减少如厕.这些人几乎都不喝水.
直到现在宣召.众考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