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安和林如海喝茶,商议如何请动国内的一位人才。
这个人才。
可以把辽东变废为宝。
是的。
在朝廷很多大老的眼中,以及人们旧有的印象中,辽东是一块苦寒之地。
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将军想要从国内,请一位善于水利的技术官员,到辽东负责整个境内的水利工程。
听到将军的计划,林如海满眼的震惊。
地方上小打小闹,以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延伸的沟渠,比起修一条贯穿辽东的沟渠。
其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两者的难度天差地别。
辽东能收拢数百万人口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林如海来之前的想象。
现在听将军的计划。
未来的辽东,加上奴儿干司,要达到收拢上千人的规模,如此大志向,实在是令林如海无言。
“这?”
林如海不知如何开口。
修这种沟渠,真不是闹着玩的。
当年秦国修渠,秦国熬过去了,所以胜利了,但是如果没有熬过去,那可就是万劫不复。
辽东有这个实力吗?
甚至辽东和奴儿干司,能养活上千万人吗?
至于从国内移民,能不能移民到千万的规模,林如海倒是不怎么担忧。
国内隐户多。
朝廷多年没有清查人口,仍然用的开国之初的黄册,沿用至今没有变化。
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生死线上挣扎的贫民不可计数,源源不断。
“别说奴儿干司,只是辽东一地,就能养活一千几百万的人,我极其肯定。”
唐清安当然有这份信心。
见将军的神色,林如海犹豫了。
将军的谋略,非常人所及,他也不敢轻易的否定。但是他也深深的怀疑。
是不是因为连年的胜利,将军产生骄傲之心?毕竟将军三十未到。
辽东一地,就能养活一千数百万人,实在是超过林如海的想象,他无法想出辽东怎么养活这许多人。
作为饱读史书的读书人,他当然也清楚。
辽东自古以来,在战国时期,就有史册记载为产粮之地。
能养活数百万人,林如海没有意外,但也认为是辽东的极限,而将军说一千几百万人。
林如海心中只能更倾向,年轻的将军,终归是年轻人,他得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