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向红思雪施了个礼,将她的红头巾平举手中,道:「姑娘适才临风而舞,秀发翻飞,头巾随风而去,正好飘到我的手上。请姑娘收回。」
红思雪微微一笑,接过头巾,道:「时世无常,便是至亲之人,也多经聚散,些许身外之物,倒也不用执著了。」言罢,一抖手,红头巾再次在风中飘逝。
彭无望击掌而笑:「好好,义妹此举深得我心,哈哈,痛快,来,饮胜。」
张放不禁对这些江湖儿女的豪爽风范深感心折,连连举杯相邀,连自己垂涎的下酒菜都没有瞟上一眼。
酒过三巡,彭无望长叹一声,环顾周遭景致,心旷神怡之际,朗声道:「今夜能够遇到先生,实在太好了。彭某老粗一个,虽然陶醉于今夜风景,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先生是读书人,不知可否将今夜风景吟咏一番,让我们以后的日子,能够常常忆起。」
张放注视着高悬于天际的一轮明月,微笑不语,仿佛陷入了沉思。
红思雪笑了笑,说:「你二哥文武双全,难道没有教过你读书么?」
彭无望苦笑了一下,说:「岂止二哥,我师父教授刀法之时也曾令我翻阅书籍,吟咏些诗句,说是如此可以便于了解刀中要义。我对于此道蠢笨如牛,令师父十分失望。那日,师父让我对着天姥山吟诗一首。我一口气说了出来,从此师父再也不让我碰书本。」
听到此处,张放和红思雪同时来了兴趣,异口同声地问:「说来听听。」
彭无望的脸色一红,道:「你们莫要笑我。」红张二人连称不会。
「其实,我都觉得自己这首诗有些意思,不知为何,师父就是不喜欢。你们听着。」彭无望兴致勃勃地站起身,对着长江,大声道:「天姥山兮大铁杆,上面尖细座底宽,若能将天戳个洞,弄个玉帝到人间。」吟罢一阵摇头晃脑。
红思雪刚刚一口酒入喉,听到这番咏颂,连忙用手遮住上三路,将酒水喷入袖筒之中,满脸通红地将身子转到别处,装作欣赏风景。
张放双手发颤地将手中的酒放回桌上,扶案良久,才朗声道:「彭兄此诗虽然稍嫌粗疏,但是创意奇佳,自成一格。比我们这些迂腐书生的行文,多出一番新奇味道。」
彭无望开怀大笑,道:「多谢先生夸奖。可惜师父不在,否则听到先生这番话,必对我有所改观。那,就请先生也做诗一首,以谢今日如此良宵。」
张放有感彭红二人潇洒磊落的豪侠气概,长身而起,立于船头,远眺着江上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